第318章 进度百分之九十五

随后,他们又来到了【寅虎园】的边缘。这里完全是一派亚热带山林的风貌。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缠绕的藤蔓,构成了富有层次感的植被景观。险峻的岩石错落分布,形成了天然的藏身处和制高点。

一条模拟自然形态的溪流在林间穿梭,时而平缓,时而湍急。

“这里的仿真植物种类超过三百种,它们的分布密度、生长形态,甚至模拟的光照需求,都经过了系统优化,力求无限接近真实的华南地区猫科动物栖息环境。”陈工介绍道,“包括那些岩石的缝隙大小、溪流的深浅,都考虑到了云豹、金钱豹等不同体型动物的需求。”

在【申猴园】,那些高达数十米的仿生巨树和人工悬崖结构,已经被各种巧妙的栈道、平台和“树枝”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立体活动空间。“我们不仅要满足黑叶猴、白头叶猴的攀爬跳跃天性,”陈工指着融入悬崖结构中的几个半隐蔽平台,“还要为相对文静的懒猴提供安静、安全的休憩角落。

同时,这些结构也完美地将树屋酒店融入其中,实现了人与自然(仿真)的和谐共处。”

而在【卯兔园】,则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微环境。一边是模拟高山草甸的区域,点缀着低矮的灌木;另一边则过渡到模拟塔里木盆地边缘的沙地和稀疏植被;更远处还有一片模仿灌木丛的区域。

“伊犁鼠兔喜欢高山环境,塔里木兔则适应荒漠,不同的兔科动物对栖息地的要求差异很大。”陈工解释,“我们在这里通过精细的环境控制,划分出多个不同的微型生态区,并通过自然的植被和地形过渡连接起来,确保每种动物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

在巡视这些栖息地的过程中,陈工还特别向刘楚展示了为游客设计的沉浸式观赏通道。在瑞牛谷,一条半埋在地下的玻璃隧道,可以让游客仿佛置身于牛群之中,感受它们的庞大与温和;

小主,

在寅虎园,则有隐藏在高处树冠间的悬空步道,以及伪装成巨大岩石的观察小屋,其内侧是单向透视玻璃,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动物在林间漫步,而动物却几乎察觉不到人类的存在。

“这些观赏通道的设计,核心原则就是在保证游客最佳观赏体验的同时,将对动物的干扰降到最低。”陈工强调,“无论是通道的隐蔽性、隔音效果,还是玻璃材质的光线折射率,都运用了系统独有的仿生学和光学技术。”

离开动物栖息地区域,他们沿着已经铺设完成的【辰星大道】漫步。宽敞平整的大道由一种浅灰色的防滑材料铺成。刘楚注意到,大道两侧造型典雅的灯柱上,底座雕刻着对应的生肖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