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裘千仞刺杀辛弃疾 中

官道之上,一行两百来人的队伍,正缓缓在道路上沿着太阳西落的方向前进。

整个队伍前后,各是三十人的宋军骑兵护卫,亮堂堂的甲胄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着白光,全副武装的宋军骑兵,正保护着那个坐在马车里的人。

中间有两架马车,马车后面则是三辆板车,正驮着一些物资储备。

马车下的车轮,正“轱辘轱辘”的转动,一名年轻人手持佩剑策马护在马车之外,正是许久不见的辛肃。

“肃儿,咱们距离潭州还有几日路程?”

辛肃双手牵着缰绳,目光看着远方,一脸平静的开口回答道。

“回祖父,咱们距离潭州,已经不过三五日路程了。”

马车内,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手捧着一本兵书,只见他面容清瘦,目光沉稳,深邃如潭,身上披着一件青色带绒长袍,正是刚刚从江西老家起用为荆湖路安抚使的辛弃疾。

“肃儿,天色将晚,今夜就在野外结营吧。”

“好的,祖父”

辛肃说完加快速度疾驰而去,到前方去寻找合适的露营之地。

辛肃一边策马,旁边的天色愈发阴沉。

不一会的功夫,辛肃勒马停在一片开阔的山谷间,身后两里方向,就是蜿蜒的队伍,一众家仆、护卫、官兵连日赶路皆是风尘仆仆。

辛肃抬头望了望天色,只见夜色沉沉,当即挥手示意众人停下:“今日便在此扎营,明日再赶路。”

“是”

众人应声而动纷纷停住脚步,不一会的功夫,帐篷如雨后春笋般立起,一团巨大的篝火在营地点燃,火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驱散了几分寒意。

辛弃疾从马车上走出来,站在营地中央,目光深邃,望向远方。

只见山峰静静的横亘在远处,天上繁星点点,颇有一番景致。

他此次重新被启用,并且奉旨前往荆湖南路出任经略安抚使,心中虽有无限壮志,却也难免感慨万千。

辛弃疾奋斗一生,皆以早日能北伐恢复失地为目标。

经历大半生宦海沉浮,已经让他逐渐失去信心,家国天下,山河破碎,真不知何时才能收复中原故土?

这一次,如果不是韩侂胄亲自给辛弃疾书信一封,信中提到,让他前往荆湖南路出任安抚使,目的就是剿灭荆湖一带长期盘踞的盗贼匪患,为朝廷接下来的北伐稳定大后方,也就只有北伐,才能让年过六旬的辛弃疾重新恢复斗志。

辛弃疾独自一人来到官道之上,正沉思间,忽听得远处一阵哒哒声,由远及近而来。

辛弃疾眉头眉头微微一皱,身旁的护卫也纷纷警觉起来,辛弃疾抬手示意他们不必惊慌。

片刻时光后,一道身影骑着一头驴在夜色中缓缓靠近。

篝火映照之下,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正牵着一头老黑驴行走在道路上,辛弃疾定眼看去,却听得骑驴之人率先开口道。

“前方,可是幼安老弟当面?”

辛弃疾心中一惊,幼安是他年轻时用过的字,能以如此称谓称呼他的,必定是旧识好友。

辛弃疾迅速思考,他的知己好友里,陈亮,范成大等皆已离世,剩下的好友可谓是寥寥无几,正寻思是哪一位时,却见两人一驴缓缓从夜色中走出。

来人一身青色长衫,披着黑色的披风,手持竹杖,和辛弃疾一样,已经年过六花甲满头白发,一脸沧桑,但他的目光却是格外有神。

“贤兄是……”

辛弃疾眯着眼睛,只觉得那人有些似曾相识。

那人淡淡一笑,一手捋了捋下巴发白的胡须。

“哈哈哈哈,幼安老弟,上次一别已有近二十年了,可还记得愚兄的‘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自顾八荒’?”

“你是……陆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