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写下那行字的时候,那张纸条上的墨迹,却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空无一物的背面,竟然显现出了一行小字:“证据链闭环完成”。
这正是刘推官的手笔。
与此同时,在北岭村,沈瞎子也得知了周文远要启用东阁密诏的消息。
他连夜编撰了一段新的段子,叫做《火签令》。
“话说那清官,奉命签发屠杀令,每写一笔,家中梁柱就裂一道,写完最后一笔,轰隆一声,屋塌人亡……”
第二天清晨,沈瞎子的说书声响彻了街巷,引得无数人驻足倾听,唏嘘不已。
更有孩童编了一首童谣,在村里传唱:“一签红,二签凶,三签落下鬼推钟。”
民心开始躁动起来。
陈皓见状,立刻派柳三婆走村串户,分发一种特制的黄纸符箓。
符箓上写着“守心勿惧,天理昭彰”,但实际上,这符箓上暗藏着《伪政录》的摘要。
柳三婆腿脚不便,但却耳目灵通,她拄着拐杖,走遍了北岭的每一个角落,将这些符箓,偷偷地塞到了每一个百姓的手中。
祭典前夜,一队人马突然来到了县城。
为首的是一个朝廷特使,他手捧着一个密封的木匣,里面装着的,正是“东阁密诏”的正本。
周文远依令集结了三百兵丁,准备在拂晓时分,进村围捕陈皓等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队伍行至半途的时候,连绵的暴雨,引发了山洪,冲垮了他们必须经过的一座木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与此同时,在北岭方向,突然火光冲天。
原来是陈皓命人点燃了预先布置好的松脂塔群,形成了一道道烽燧般的火光。
远处观望的百姓,看到这景象,纷纷跪倒在地,以为是天降异象,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变革。
特使看到这景象,也有些惊疑不定,他勒住马,不敢贸然前进。
他隐隐感觉到,这其中,似乎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在官军停滞之际,一匹快马冒雨疾驰入京。
骑士全身披挂蓑衣,像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猎豹,马蹄翻飞,溅起漫天泥水。
他怀揣着一只其貌不扬的防水陶罐,罐口用油纸封得严严实实。
谁能想到,这罐中并非什么十万火急的军情文书,而是满满一罐北岭春茶?
茶叶之间,暗藏玄机——几张微型胶卷纸卷,卷曲成细小的圆柱,若不仔细分辨,简直与茶叶无异。
这小小纸卷之上,记录着“影子章”证据链的全部罪证。
送信人正是乔装改扮的刘推官。
他早已洗去官袍的痕迹,成了一名风尘仆仆的茶商,混迹于茫茫人海之中,任谁也无法将他与曾经的县佐官联系起来。
与此同时,陈皓傲然立于高台之上,猎猎风声吹动着他的衣袍。
他凝望着远方冲天的火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轻声道:“他们以为一张所谓的密诏就能压住民意,却不知……真正的火签令,从来不在纸上,而在人心燃起的那一刹那。”
雨势渐歇,东方泛起一丝鱼肚白,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山谷,如同神明挥舞的巨笔,在天地间划出一道夺目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