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都是给袁家打工,也是时候为自己,以及未来谋划一番了。
。。。。。
191年,视线回到邺城。
在袁绍的书房中,他召集了自己的谋臣,逢纪、许攸、还有司马沮授。
“我儿已经驰援洛阳,诸位以为胜败如何?”袁绍看了几人一眼,询问道。
逢纪没有说话,许攸顿了顿后,他首先发言,“主公,若二公子与朱俊,兵合一处的话,或许有一战之力。”
闻言,袁绍眉头一皱,“子远的意思是,我儿显奕不会,与朱俊汇合?”
许攸摇头苦笑,“二公子一向胆大,用兵善于出奇,我怕公子想要求胜。”
袁绍面色肃然,“子远你且说下去。”
“我军逼退牛辅,这或许不难,但想要吃下他,这恐怕会有些难度。”许攸从战略上分析着,也是常规推测。
这时逢纪出言道,“子远所言不差,如今的变数,反而是在二公子那里。”
袁绍面露难色,他又看向了沮授,“公与先生,洛阳之战你意下如何?”
“洛阳之战我军必胜。”沮授笃定说道,然后话锋一转,“若董卓不想,东西开战,便会击败朱俊后,徐徐收兵。”
“那显奕那里?”袁绍面露关心之色。
沮授拱了拱手,“正如两位先生所言,二公子是一大变数,但并不影响战略上,董卓与主公之间的默契。”
沮授这句话,直接触到了,袁绍心中的隐秘,这事儿可是他的忌讳,只见袁绍讪一笑,“先生所言甚是。”
~~~
正如袁绍谋士所言,袁熙胆子大的很,他麾下才一万人,就敢分兵三路,这也没谁了,不愧是宣武帝。
如今真正下棋的,只有袁绍和董卓两个人,公孙瓒和袁术,也差了那么点意思,曹操、孙坚、刘备,新生代的枭雄,目前还上不了桌的。
袁绍和董卓两人,都不想彻底开战,他们自己知道,己方虚的很。
有限的局部战争,这是他们之间,解决政治分歧的,目前最优选项
。。。。。
刘备,首先是一个枭雄,其次才是一个仁者,至于,什么时候仁义,什么时候不仁,对谁仁义,对谁不仁,这都需要看时机,以及局势发展。
刘备是会杀人的,他不是好好先生,他可以对黄权仁义,但不会对吕布仁义,以杀止杀是另一种仁义。
杀吕布这是,曹操和刘备的共识,也是天下人的共识,换成刘邦、换成刘秀、换成刘裕,他们都会杀吕布。
所以,他们杀的不仅仅是,吕布这个人,而是天下人,心中的那个吕布,不杀吕布,天下之人,皆可为吕布。
退一万步讲,哪怕是吕布本人,也未必能容得下,身旁另一个吕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