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看到袁熙的决绝之后,终于也是放弃了自己的挣扎,果断回到了“药人庐”,准备之后疫情的所有事宜。
延康三年(公元208年),这个新年,所有袁熙手底下忠心的官员过得都不好,因为他们需要准备的事务太多,甚至无论怎么细致地准备防御瘟疫,都觉得不够。
虽然在后世的历史上只给这场瘟疫八个字:“延康三年,是岁大疫!”但是,这个时代的文人却用无数诗篇对这场瘟疫进行了描述,更对袁熙进行了口诛笔伐。
瘟疫的爆发是从二月底开始的,许都的城内开始连续出现“伤寒症”的病人,均被城里的官员送往了城外的隔离区,之后城外的乡村也开始出现病人。
大将军府自然也不例外,像很多大世家、豪族一样,得病的人都被送往乡下用来隔离的庄子,这也加速了乡村里的瘟疫传播。
张仲景其实一直不同意这种区别式的人员分离,但是架不住各级官员和世家豪族根本不听,袁熙也只是无力阻拦。
最终,事情并没有像袁熙设想的那样,瘟疫逐步推进到周边,而是在三月中旬,就在司隶四郡府爆发了,而很快,不到四月,就在兖州、豫州、雍州、南阳郡等地出现了大量的同类病人。
雪片般的飞书,传进许都,袁熙还在许都的隔离区给百姓打气鼓舞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周围地区那恐怖的死亡数字。虽然各州郡的长官都在夸赞书院的医科学生们,他们保证了死亡的比例大幅降低,可问题是中原的人口基数很大,一旦按照比例计算,那就成百上千人的死亡。
袁熙在那一刻才意识,张仲景离开的时候,最后的告诫:“事情不会如你想的那样,你控制不住的!”
而张仲景几乎在每一次发生新的爆发区,就会立刻前往,亲自坐镇指挥;杜度则是在保证许都以及周边郡府没有问题之后才开始往其他州郡进发;卫汛直接去了燕国,这是袁熙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