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头的一些话

红楼晓梦 肥锅锅 827 字 23天前

再看贾雨村履历,红楼元年进京赶考,其后红楼六年自知府任上丢了官。不到六年,升到了正四品的知府,这说明什么?说明贾雨村八成是翰林出身。

以这个逻辑推算,贾雨村大概率与林如海是同年,否则解释不了一个进士怎么跑去林如海家教导黛玉一个小女孩的。

林如海什么履历?进士探花,其后肯定进馆阁授翰林编修,文中有个兰台大夫,这就跟御使言官沾边了。

明清之际两个升官快车道,一个是入翰林,一个是走言官路线。御史只是正七品,可只要升一级,上头就是左右佥都御史,那可是正四品的官职。

林如海死在扬州,名为巡盐御史。网上都说林如海是正七品,这个就扯淡了。探花出身,入馆便授翰林编修,怎么可能只是一个七品官?平常的庶吉士放出去都是知府起步。

如此推算,此时林如海应该是盐运史,从三品的官职。这个官职必须是皇帝亲信,有自己军队,地方上管不着,比正经巡抚还要厉害,只比总督差一些。

以此为前提再来看,贾雨村罢官后投奔林如海是不是就靠谱了?

所以后头贾雨村官复原职……不能说官复原职,如州只是寻常州,金陵一地可是堪比顺天府的,按规矩来说,金陵知府比平常知府还要大才对。

原文中说林如海写了一封信,让贾雨村去找贾政帮忙跑官,贾政不过是个员外郎,能帮得了这事儿?

以林如海当时的身份,他自己就能给办了!

再看其后贾雨村升迁轨迹,眼看就要入阁拜相了,这说明什么?先前的政治污点肯定是没了的,不然不可能补授大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