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顾涛亦然。
在收到了消息之后,他便放弃了杀回洛阳的念头,率军直奔青州而去。
其实卢植也收到了袁绍送来的消息。
以如今卢植的名声,袁绍又怎么可能不拉拢呢?
他似乎已经将袁氏带入到了天下第一世族的位子上。
对于这些声名鹊起的人。
他都想靠着一点点的施恩,以及袁氏和他的名望来进行拉拢。
但卢植这种性格刚正不阿的人怎么可能接受?
他可是上奏批评过灵帝刘宏的人。
若是袁绍未曾协助刘岱登基的话,此事或许还有可能。
但现在,他们便注定会是死敌。
整个天下都在这种趋势之下,日日生变。.
巨鹿。
顾泽一直都呆在顾氏之中。
他的内政天赋极佳,这也是顾熙将他送回巨鹿的原因之一。
顾氏声望如山。
改革无论成功与否,只要让巨鹿顾氏单独出来,不参与任何一方,便足矣保住整个顾氏。
此时,顾泽刚刚从顾氏私塾内而归。
旋即便马不停蹄的前去拜见了一位路过此地的贵客。
“拜见诸葛公。”
他彬彬有礼,声音清朗,有着一副十分规矩的名仕之风。
“伯禹,这是何意?”
诸葛玄一愣,连忙扶起了顾泽,认真道:“我路过此地,顾氏能护我周全便已是大恩。”
“伯禹日后万万不可如此。”
虽然相比顾泽的年纪,诸葛玄自是要大上许多,但他却仍是没有半点倚老卖老之态。
“诸葛公且先听小子一言。”
顾泽仍旧坚持行礼,认真道:“在下想收诸葛公之侄为弟子。”
“亮儿?”
诸葛玄立刻反应了过来,眼神顿时一亮。
能够在顾氏学习,且还能得顾氏子弟亲传,这可是无上的殊荣。
别看顾氏一直有着私塾在。
但能得顾氏子弟亲自教导之人除了昔年的几位先帝之外,可就没有别人了!
一瞬间,诸葛玄甚至有些难以相信。
“伯禹这”
顾泽的表情仍是那般认真,再次朝着诸葛玄一拜道:“诸葛公有所不知。”
“在下虽心有志向,但为我顾氏,恐此生难以再出巨鹿。”
“令侄极为不凡。”
“在下虽愚钝,但愿竭尽全力教导令侄.”
“绝不强求他能助我顾氏.只望他能承我之志。”
诸葛玄认真的看着顾泽,沉默了良久,终是微微点了点头:“伯禹既有此意,那我便代亮儿答应了。”
“他日亮儿学成之日.”
“伯禹可让亮儿,赶赴荆州寻我。”
顾泽的脸上顿时便露出了喜色,但还是压了下来劝道:“诸葛公可留在巨鹿,我顾氏定会护诸葛公安全。”
闻言,诸葛玄眼神微微一动。
但沉默了一下后,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顾氏如今过于敏感了。
一个幼子留在这求学也就罢了,但是他要是还一直留在这,终究还是会让人多想。
若不是如今天下叛兵众多。
他此行甚至都不会来这巨鹿顾氏之地。
顾泽似乎猜出了他的想法,并未强求,只是淡淡一笑道:“诸葛公放心,届时在下会派人护送诸葛公前行。”
“多谢伯禹。”
诸葛玄并未拒绝,诚恳的道谢。
他并未在此呆多少时日。
在顾泽为他安排好了人手之后,他便再次直奔荆州而去。
自这一日后,顾泽身边便多了一个名为“诸葛亮”的少年。
顾泽似乎真的将他当做了希望,对他的教育十分重视,几乎倾尽了自己所有的心血。
不过就在半个月后。
突如其来的消息,终究还是不得不让顾泽踏出了顾氏的大门,前去迎接一个人。
——袁绍。
袁绍的英明之处在这种时候便显现了出来。
他与其他人所想的远离顾氏不同。
在相继收复了冀州四方大族之后,他便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打算。
以冀州之主之名,大张旗鼓前往巨鹿祭祀顾氏历代先祖。
博民望!
这就是袁绍的英明之处了。
他这个人向来如此。
时而聪明,时而愚钝。
这一次他的打算便极为聪明,若想在冀州之地彻底安身,不祭祀顾氏先人是不可能让百姓归心的。
顾氏在冀州之地的声望是难以想象的。
果然,当此事传开之后。
整个冀州震动。
四方渐乱的百姓竟然真的对袁绍产生了一些期待。
可见此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拜见袁使君。”
当顾泽见到袁绍之时,整个人的表情仍是那般坦然,并没有露出什么变化。
反倒是袁绍的表情有些复杂。
袁氏与顾氏曾经联系颇深,两家的子弟自是相熟,只可惜如今早已物是人非。
他沉默了良久,最后悠悠的叹了口气道:“伯禹可安好?”
“谢使君挂怀,在下无恙。”
顾泽镇定自若,语气不卑不亢。
闻言,袁绍眼神之中的复杂之色更浓。
他岂能感受不出这其中的疏远?
“我知伯禹你心有大志,如今朝廷已赐我开府之权。”
“伯禹若是不愿呆在这巨鹿之地耗费光阴。”
“可随我”
还未等袁绍说完,顾泽便直接打断了他:“使君无需多言,在下心中并无杂念。”
袁绍愣了一下。
看着眼前的顾泽最终只是深深叹了口气,并未再说什么。
这是一场备受瞩目的祭祀。
袁绍对此亦是万般重视,整体过程十分正规。
随后他也不顾顾泽态度如何,直接便将顾泽拜为了巨鹿太守。
这一举动彻底让他收获了整个冀州之地的民心,迅速稳定住了冀州之地的局势。
随后他便将目标渐渐放在了青州之上。.
而四方诸侯,亦是不出荀彧的预料,根本就没人能够压下疯涨的野心,战火相继而起!.
——————
“昭宁三年,兖州牧岱以宗正摄朝,胁帝辩行尧舜之事,使奉玺绶,伪托禅让,僭即帝位,改元汉兴。
岱虽承高祖苗裔之名,然政非己出。
汝南袁氏掌开府之权;颍川荀氏掌考评之权;弘农杨氏掌经学之权,各地世族分割皇权。
四方牧守,各怀异图,分玺符以制州郡,裂版籍而拥私兵。
当是时,天下崩析。
曹操据兖州虎视中原,缮甲聚粟;刘备屯琅琊鹰扬海岱,收豪杰之心;
州郡守令,或铸“勤王“之戈,或树“靖难“之旌,跨州连郡者十二,拥众割县者三十。
洛中诏令,不出伊阙。
太庙牺樽空设,明堂黼扆徒悬。”
——《汉末英雄录.浊世初临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