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啥?这就是渡江成功版的西楚霸王啊!
“那韩家老太爷见势不妙,带着长孙逃入关里,躲在天津卫享清福。然则须知打蛇不死,自遗其害。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不要说逃到英租界,就是逃到英国康桥郡,本帅也要把他揪出来砸烂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脚,永世不得翻身!”
韩老实发表了战斗宣言,今晚就要把账算得明明白白。
云中鹤大声称“是”,果然是有大豪情、大气魄。也庆幸自己得附骥尾,亲眼见识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快意恩仇!
却说这英租界从白日下午两点开始就执行警戒,各要冲都有英方军警把守,许出而不许进。
但是,这个策略执行到了傍晚的时候,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居住在英租界里的都是有头有脸人士,其中不乏下野的军政要员及其家属,不可避免的有在外面活动的,其中就包括在法租界找乐子的。
晚上的时候不让人回家?
这恐怕是会茅坑里扔炸弹——激起公愤。
而英租界本身在管理模式上比较特殊,其他各国租界都是由驻津领事馆直接管辖,只有英租界的最高决策权,是由英美两国的商人及侨民代表组成的“纳税人会议”掌握。
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英租界比较特殊,实际是英花两国租界合并而来。当年鸦片战争之后,划分租界的时候本来没有花旗国的事儿,更没有对大清提出领土要求,但是大清为了显示不“歧视”花旗国,于是自作主张在英租界旁边划出一块地盘送给花旗国作为租界。
花旗国被这种霸王硬上弓给整懵了,因为根本就没有精力扯这个,所以先后在1880年、1896年两次照会清政府,主动放弃租界管理权——而在此之前,花旗国已经把上海滩的租界并入英租界,成为公共租界。
但是大清坚决拒绝:我大清疆土万里,还差这块虮子逼那么大的地盘了?必须得要,你不要就是看不起我大清!
花旗国也是醉了,主要是从未碰见过这么穷大方的二百五。于是在1902年故技重施,将花旗租界并入英租界。也就是说,花旗国是唯一没有在中国设租界的列强,原因就是长时间受门罗主义影响,只想关起门猥琐发育,安安静静的当一个十里坡剑神,不掺和外面烂眼子事情。
但是,花旗国的商人与侨民在英租界还是颇有影响力的,于是就有了“纳税人会议”。
一旦影响到正常居住通行,纳税人会议必然介入,于是英租界的工部局调整策略,对进入英租界者进行必要检查之后予以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