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派出人马针对哈拉海防线发起一轮试探性的攻击,以便摸清虚实。
这一轮试探性攻击,自然是被靖安军击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暴露了防线火力安排,特别是设在两个大院当中的马克沁重机枪阵地。
通过弧线弹道,甚至能打出超过两公里的杀伤距离,简直是进攻方的噩梦。
巴布扎布远远的站在一处山岗子上,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嘴角露出迷之微笑。
秋日里天色晴明,正是适合杀人的好天气!
只见他把手一挥,发出号令:“火炮准备!”
传令兵飞马赶到后方炮兵阵地。
很快,伴随着氢气车开始充气,一个最大直径有十米的椭圆形侦测气球缓缓升起,钢索一头系在地面,另一头系在吊篮上。
吊篮里有一个俄国人,腰带上插着五彩信号旗,手持长筒状的高倍光学侦测镜。
在这良好的可见度天气下,只要升到四百米高空,就足以完成侦测,主要是为炮兵首轮射击和二轮校射提供支持。
伴随着侦测气球越升越高,这时天边却传来一阵奇怪的“嗡嗡”声。
地面上的满蒙叛军不明所以,全都抻着脖子往天上看。
而吊篮里的那个俄国人却是见多识广,不由手抚胸口划十字,自言自语道:“上帝呀,希望这飞机不是敌人的!”
果然,很快就有一架德国福克双座教练机呼啸而来,围着硕大的侦测气球转了一圈。
飞机里的飞行员还把舱盖推开,对着俄国人招了招手。
甚至还把古怪的面罩防风镜打开一半,只为做鬼脸。
实际露出的却是一张稚嫩的脸——这特么的,驾驶飞机的竟然是一个半大孩子。
而在后座上还有一个人,同样是个半大孩子!
把俄国人看得目瞪口呆,同时他也搞不明白,这到底是敌是友。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是敌是友了,而且还慌得一批。
只见那个半大孩子把飞行姿态做出调整之后,与侦测气球拉开一段距离,接着后座上的半大孩子就举起一杆造型威猛的大枪,在枪口下面还加挂了不知名的装置。
稍作瞄准,即扣动了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