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拓展渠道保就业
围绕东湖省重点产业集群,如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实施“产业园区就业提升计划”,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深度合作,每年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实现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良性互动,园区企业吸纳就业人数年增长10%。
(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1.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试点,在全省选取个别高中探索选课走班、综合素质评价等新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实践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
(三)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备先进医疗设备,每年定向培养基层全科医生名,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2. 推进健康东湖行动
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普及健康知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年提升10个百分点。组织医疗卫生机构进社区、进乡村开展免费义诊、健康体检活动,每年受益群众100%。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防治力度,完善慢性病管理服务体系,规范管理率达100%%以上;强化传染病监测预警与防控救治能力建设等。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 实现全民社保,农民养老金不低于人均最低收入的70%,同时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等。推动养老服务多元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模式,建立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清单,为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便捷专业服务,服务覆盖率达100%。
2. 强化兜底保障功能,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确保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保障水平不低于周边省份平均水平,完善临时救助制度,简化救助流程,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困难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切实兜住民生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