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死里逃生,地藏自荐

这时,就见文殊三位尊者,微微皱眉,看向如来,陷入沉思。

殿内其他众人,很多皆是面露惊惧之色,被如来之威严与果断所震慑,不敢言语,低头噤声,生怕自己稍有不慎便会触怒佛祖,惨遭牵连。

却说,当如来加封大明王为孔雀大明王菩萨时,大明王神色一愣,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刚刚还以为自己就要命丧于此,那股死亡之阴霾,还萦绕在自己心头,可眨眼间,竟听到如来加封自己为孔雀大明王菩萨,一时之间,仿若置身云里雾里,整个人都恍惚了起来。

大明王呆呆地站在那儿,嘴巴微张,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半晌才回过神来,赶忙双膝跪地,双手合十,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道,

“佛祖…这…弟子惶恐,弟子方才犯下大错,罪该万死,怎敢承此殊荣,实在是受之有愧。”

这时,如来又端坐九品莲台,神色平静却又透着不容置疑之威严,目光温和地望向跪地叩拜之大明王,缓声道,

“大明王,你之过错,切不可轻恕,然佛海无涯,重在救赎与彻悟。今番加封,非是忘却你所犯之罪愆,恰是给予你新生之机,望此后你能以菩萨之名,行菩萨之事,将功补过,把往昔贪恋嗔痴,尽皆化作护持佛法、普度众生之力。莫要再负我之期许,莫让这菩萨尊号蒙尘,自此一心向道,谨言慎行,以赎前衍,亦为诸众之表率。”

“佛祖,我?”

大明王闻之,瞬间感动涕零,匍匐于地,哭泣不已。

燃灯默默看着,刚才如来一番言语,让其感触颇深,朝如来行了礼,言道,

“此间事已毕,佛祖,燃灯先行告退。”

如来闻之,双手合十,目光温和,略带笑意道,

“燃灯古佛慢行,迦叶,替我送下古佛。”

小主,

“谨遵师尊法旨。”

见燃灯离去,如来心中暗自思量,目光随之沉静与深邃。

他先是转头看向一旁之阿难,和声却不失威严道,

“阿难,此后你便担起佛门监督之责,莫让嗔贪痴念再有滋生蔓延之机,若有违规逾矩之行,即刻来报,务必保我佛门清净无垢。”

“弟子谨遵法旨。”

这时,如来又环顾座下一众弟子,神色庄重,朗声道,

“诸位,当下尘世蒙昧,苦难犹存,正是急需佛法润泽之时。吾欲派遣诸人分赴四方,去往那人间诸邦、九幽异域,乃至三界各处。以佛法为灯,以善念为引,广宣我佛三乘妙法,化愚顽、度苍生,使佛光普照之地,皆生祥和,莫负我等修行之宏愿,可有自愿报名者?”

此语一出,殿内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寂静无声。

这时,一众弟子中走出一人,双手合十又带着无尽谦恭,缓步行至如来面前,

屈膝跪地,深深叩首后,

抬头望向如来,目光澄澈而坚毅,朗声道,

“佛祖,弟子地藏,愿往那幽冥界去弘扬佛法。那地府之中,亡魂无数,皆深陷业障泥沼,苦不得脱。往昔弟子内心便立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今次恰逢机缘,正可将我佛慈悲之光带入九幽深处,度化诸般恶鬼怨灵,令其知晓善恶因果,重拾往生之念。哪怕前路荆棘满布,暗无天日,弟子亦绝不退缩,定倾尽所能,使我佛妙法在地府生根发芽,还望佛祖恩准。”

言罢,地藏再度伏地,静候如来法旨。

如来闻之,定睛看去,见其长得清秀端庄,头戴一顶毗卢冠,身披袈裟,面容慈祥中透着坚毅,双眉修长,眼神深邃而慈悲,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苦难与善恶,周身还散发着一种宁静祥和、超凡脱俗之气质,令人望而生敬。

看官不知,地藏是准提第二次东渡之人,一直比较低调,从不参与任何争斗,一心只为修习佛法,为将来弘扬佛法做准备。

如来见地藏这番恳切请命之态,目光中满是嘉许,微微颔首,道赞许,

“善哉,地藏,你之决心与宏愿,我已尽知,实乃可贵。那幽冥之地,阴森晦暗,恶念业障丛生,实乃艰难险途,不想你竟毫无惧意,主动请缨,此等大悲大勇之心,正是我佛门楷模。既然你有此赤诚,我便允了你。此行定然困难不断,然我信你定能凭你之坚韧佛心、高深佛法,勇克万难。望你此去,秉持正念,广度亡魂,他日功成圆满之时,我如来当亲往祝贺。”言罢,如来抬手轻挥,一道祥和佛光落于地藏身上,加持其行。

接着又挥出两道流光,射入地藏元神,言道,

“地藏可以菩萨之名,行走于幽冥地界,弘扬佛法。刚才两道流光,乃是一柄九环锡杖,还有一串念珠,现赐予你防身之用。”

“多谢佛祖。”

殿内其他弟子闻之,对地藏皆生出敬佩之意,赞叹其天勇与慈悲。

他们深知,地狱环境之恶劣、业障之深重,绝非一般人可渡之,而地藏竟毫不畏惧,主动前往,这份勇气让他们自叹不如。

欲知后事发展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