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什么?咱的大明亡了!

李善长看着老朱的眼睛,没来由的笑了。

“纠正一下......”

“燕王抢的,不是太子朱标的皇位,而是建文帝朱允炆的。”

“你的大儿子,在洪武二十五年突然暴毙!”

“而朱雄英,比他的短命老爹去世还早,早在洪武十五年,就夭折了!”

“那时节,你已经年老力弱,担心后继无人,便选择了皇孙朱允炆做储君,悉心教导。”

至此,老朱越听越糊涂,一头雾水。

“不对,不对!”

“真假暂且不论,这些事情,都是多年以后才发生的,你怎么会知道的如此详细?”

别是怀恨在心,故意诅咒咱吧?

想离间皇家血脉,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从中渔利。

听了半天,虽然朱元璋满腹狐疑,但面对这个口若悬河的老家伙,有一件事说对了。

.那便是,太子朱标的侧妃吕氏,的确身怀六甲,肚子日渐隆起。

按照他亲自拟定,无意之中,给后世化学元素周期表做贡献的起名方法,这个尚未出世的孙子,名字就叫朱允炆。

此去万里之遥,隔着茫茫大海,他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真能望天打卦,未卜先知?

看着老朱那充满求知欲,半信半疑的双眼,李善长叹了口气,稍微调整了下坐姿。

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撒个善意的谎言。

“老朱,实话告诉你吧!”

“有一天夜里,我在梦中偶遇仙人。”

“相逢有缘,他随手赠予了我几卷天书。”

“那上面,记载了关于大明国运的兴衰转折,以及诸多大事件......”

“我看过之后,担心引起麻烦,就给焚毁了。”

说完,深深的松了口气。

希望这个充满迷信色彩的理由,能骗过朱元璋。

不过,他显然想多了!

两千年封建帝制,每一位君王,都对自家的王朝兴衰极为关心。

巴不得国运长久,传给子孙万代呢!

为此,甚至会经常请些懂得风水玄学的先生,推算以后的时运。

往远了说,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两人,就搞出了大名鼎鼎的《推背图》,预测未来的转折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