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虎在一旁开口道:“姑父……呃县令大人,有一事正好要向您禀报。”
“你说!”
“这次我带来的饥民一共是四百四十一口人,其中三百三十二人要已经签了卖身契约,您您看是不是顺便让人在县衙备案,发放官府盖印的‘红契’?”
侯县令闻言蹙眉,他倒是不知道顾洲远一下子买了这许多的人。
也就是说这里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是顾洲远的家奴,需要办理户籍的人反倒是少数。
侯县令目光扫过那些瑟缩的流民,又看向一脸坦然的顾洲远和张金虎,心中瞬间转过无数念头。
一下子购入三百多奴仆,这手笔不可谓不大。
在大乾朝,虽允许买卖人口,但如此大规模,且是在灾后,极易引人诟病,甚至被弹劾一个“趁灾敛奴,居心叵测”的罪名。
张金虎见侯县令沉默,心下有些发慌,连忙补充道:“大人明鉴!实在是情况紧急!当时城里乱象初显,每天都有饥民死去。”
“爵爷仁慈,想要给他们一条活路,是这些人主动要卖身投靠爵爷,所有契约都是双方按了手印的,绝无强迫!”
他这话半真半假,强迫是真没有,但是让洪兴之前收拢的签了卖身契约的流民混入其中,宣传洗脑一番是少不了的。
侯县令的目光转向顾洲远,带着询问。
顾洲远神色平静,点了点头:“张老大所言属实,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若按部就班,等县衙赈济、安置,流程走完,这些人即便能撑下去,想必也会影响县里的治安。”
“将他们聚拢在此,一为活命,二为秩序,三也为我这大同村增添劳力,至于这‘红契’备案之事……”
他顿了顿,看向侯县令,语气诚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并非我贪图这些人的身契,而是为了名正言顺,便于管理,也免于日后纠纷。”
“他们既入我大同村,便受我庇护,但我顾洲远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不欲予人口实。”
“备案之后,是奴是仆,亦或将来有机会放还良籍,皆有其章可循。还请侯大人行个方便。”
虽然张金虎让人签卖身契约之事并不是他所授意,但对方却是为他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