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书院,天元书阁,江宁轻轻抚摸着君子剑,心中五味杂陈,天元居士已经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
“它日我定会带着你再次踏足大佛寺,杀他个天翻地覆。”江宁眼中露出一丝杀意。
君子剑轻轻颤了几下,似乎在回应江宁的话。
江宁把君子剑挂在腰间,转头看向一侧的老山主。
“师姐呢?”
“你师姐回去了。”老山主长叹一声,眼神颇为复杂。
“怎么?老师舍不得师姐啊,那干嘛不多留师姐两天,我还没给师姐道谢呢。”江宁有些可惜地说道。
“对了,你给你师姐的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她竟然能来京城?而且我总觉得她有点怪怪的。”老山主一副好奇的模样。
“也没什么,我只是说老师许久未见师姐,有些想念。”江宁有些心虚,眼神不停躲闪。
“是吗?”老山主狐疑地摸着自己的胡子。
“老师,我还要去看看老镇国公,就不和您聊了。”江宁说完便出了天元阁。
独孤行没有什么大碍,只要以后不再喝那种茶,也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看完独孤行,江宁刚准备下山,便看到下山的路口处站了许多弟子。江宁不解,这些学院弟子聚集在此是为了什么?
就在江宁满心疑惑之时,只听有人喊道:“他来了,他便是江宁。”
众人齐齐看向缓步而来的江宁。江宁慢慢停下脚步,疑惑地问道:“你们这是在等我?"
这时一位书院老师上前一步 ,开口道:“江宁,京城传扬你便是李白、苏轼、柳永......还有李商隐、李清照,这可是真的?”
自从李恒那日在朝堂上问出这个问题,江宁是这些人的事情被文武大臣传了出来,已然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要不是这两天京城还有些混乱,安阳王府怕是早就被这些文人给堵门了。
这群书院的人,都是没有开启文宫、无法修行,一心研究诗词的,通俗来说就是学校诗词社团的。
江宁犹豫了一下,也没有否认:“算是吧。”
众人一片哗然,开始窃窃私语,这时一个学子开口:“你怎么证明?我不信这些诗词会是一个人写的,它们风格迥异,特别是那李清照,一听名字和写的词,就是女子所作。”
众人纷纷开始附和,要求江宁证明,不然他们不相信。
谁知江宁冷哼一声:“我凭什么证明,你们相不相信与我何干,闪开,不要挡路。”
“若你不证明就不许离开,你胆敢冒名顶替,便是侮辱我儒家诗词之道。”那位书院老师横跨一步,挡住了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