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作品展览

苏兰又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在维护期间,先把不需要用电的区域布置好,等电路修好后,再进行最后的调整。场地负责人表示可以考虑。

在和场地协商的同时,苏兰又马不停蹄地联系所有受邀人员。

她先给杨丽娜打了电话:“杨丽娜,出状况了,展览要推迟一天,你那边宣传安排可能要调整一下,实在不好意思啊。”

杨丽娜连忙说:“苏兰,别着急,宣传这边我来处理,我会通知媒体和相关合作方,你就专心和场地沟通,有什么需要随时说。”

接着,苏兰又一个一个地给嘉宾打电话,耐心地解释情况。

有些嘉宾表示理解,但也有一些提出了一些疑问和担忧。苏兰都一一耐心解答,尽力安抚他们的情绪。

经过一番努力,场地方面表示可以在一天内完成主要的维护工作,确保展览能够按时顺利举行。

苏兰终于松了一口气,她疲惫地坐在椅子上,对着电话那头的林真逸说道:

“终于搞定了真逸,希望明天一切顺利,我真的太累了。”

林真逸温和地说:“放心吧苏兰,你做得很好,明天肯定没问题。”

“你也别太累了,早点休息,养精蓄锐,明天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展览。”

展览开幕当天,天还未亮,苏兰就早早来到场地做最后的准备。

她身着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如同延海的海水一般清新自然,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

她的眼神中满是紧张与期待,不停地在场地中穿梭,检查每一个细节。

画廊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在摆放最后的装饰,有的在调试灯光。苏兰看着逐渐布置好的展览场地,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邀的嘉宾、媒体和观众陆续走进画廊。

入口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他们在延海潜水的精彩视频,配合着海浪的音效,一下子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一踏入这个精心布置的空间,众人瞬间被深深吸引。

一位白发的老艺术家站在一件刻着古老沉船的陶瓷前,久久凝视,眼中满是赞叹:

“这些陶瓷作品太惊艳了,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延海的故事。”

“这纹理,这色彩,简直绝了,能感受到创作者对延海深深的热爱。”

旁边一位年轻的女孩手捧着苏兰的相册,满脸陶醉:

“这本相册也太棒了,跟着照片就像亲身经历了一场延海探险。”

“这些照片的构图和色彩都太有感染力了,我感觉自己都置身于那片神秘的海底世界了。”

杨丽娜拿着相机,在人群中忙碌地穿梭,不停地捕捉着精彩瞬间。

她时而蹲下,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时而站起身,抓拍观众们专注欣赏作品的表情。

她不时对苏兰竖起大拇指:“苏兰,这次展览太成功了,你和林真逸的作品太震撼了!你看看观众们的反应就知道,你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媒体记者们纷纷围上来对苏兰进行采访。一位戴着眼镜的记者问道:“苏兰,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在延海探险中最难忘的经历吗?大家都对你们的探险故事充满了好奇。”

苏兰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回忆的光芒:“当然可以。有一次,我们在潜水时发现了一艘古老的沉船,当我们慢慢靠近它时,那种感觉就像穿越回了过去。”

“船身上长满了各种奇异的海草和珊瑚,透过窗户,还能看到里面摆放着古老的陶罐和箱子。”

“就在我们准备进一步探索时,突然遇到了一只巨大的章鱼,它挥舞着长长的触手,搅起周围的泥沙,当时真的很惊险。”

“但也是这些挑战,让我们对延海有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虽然林真逸没有出现在现场,但他的陶瓷作品,仿佛在替他诉说着那段珍贵的回忆。

观众们在他的作品前驻足良久,纷纷猜测着创作者当时的心境和灵感来源。

整个展览现场气氛热烈,人们沉浸在这个充满奇幻色彩的延海世界中。

苏兰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喜悦与自豪。

她知道,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而林真逸虽未亲临,但他的心血同样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赞赏。

在展览的一角,几位艺术评论家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这次展览真的是一次艺术的盛宴,将摄影和陶瓷两种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展现出了延海的独特魅力。”

“是啊,而且从这些作品中能感受到创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苏兰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个展览不仅仅是一次展示,更是她和林真逸对延海的热爱与敬意的表达。

展览结束后,苏兰疲惫却又兴奋地回到家中。她躺在床上,回想着展览上的点点滴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拿起手机,给林真逸发了一条消息:“真逸,展览非常成功,谢谢你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做到了,让更多人看到了延海的美。”

很快,林真逸回复道:“苏兰,恭喜你!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这是我们共同的成果,为你骄傲。”

苏兰看着手机屏幕,心中充满了温暖。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又浮现出延海的那片湛蓝,她知道,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她的心中,成为她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