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杨安

虽是白天,可南书房内,烛火摇曳,书架上摆满了古籍典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少顷,杨安坐在书案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案上的一卷奏折上,却无心翻阅。

片刻后,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礼部尚书肖典快步走了进来。他年约五十,身形清瘦,面容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鬓角虽已有些许斑白,但目光依旧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一切。

肖典身着深紫色的官袍,袍上绣着精致的云纹,腰间系着一条玉带,显得格外庄重。他的步伐稳健,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却又无声无息,显示出他多年在朝堂上历练出的沉稳与从容。

“臣肖典,叩见陛下。”肖典跪地行礼,声音低沉而急促。

“平身。”杨安面带微笑,缓缓抬起右手示意,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开口说道,“肖尚书今日前来,想必是要与朕一同商议迎娶段氏之女的相关事宜吧?”说罢,他似乎意犹未尽,饶有兴致地道:“朕听下面的人禀报,称那女子的确生得天姿国色,一笑倾城。”

肖典站于前方,听完这番话后,心中不禁暗暗叹息一声。先皇尚在位之时,当今陛下在人前一直都是勤勉、恭顺的姿态,敬贤如大宾,爱民如赤子,俨然给先帝一种后继有人的“明君”做派。

未曾想自他继承皇位至今,不过短短两年,便已然暴露出本性,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将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与此同时,肖典又联想到北方的大虞国,近年来实行变法革新,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其国力相比从前已是有了天壤之别。

念及此处,他的面色愈发显得沉重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陛下,是比这更重要的事。”。

南帝闻言,脸上原本洋溢着的兴奋和期待瞬间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明显的失望之色。

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追问道:“究竟是何等要事,竟然比朕的迎纳还要重要?”

肖典微微躬身,声音洪亮而清晰:“虞国使臣昨日已抵达国都,是为签订盟约而来,陛下是否要即刻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