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于永知

四方飘摇 牧瘣 2233 字 17天前

李之罔便依着此前的方法也去找书,再交由姬月寒解读,一时间只顾赶路,费裳也是运气好,次次都与李之罔是同一条路,三人一直同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鹿角大将很不爽永知。”解读了十数本书,走过十数个岔路口,姬月寒忽然幸灾乐祸道。

“何以得此?”李之罔问道。

姬月寒摇头笑笑,“每本书里虽涉及的事情各不相同,但却都与永知有关,而且大多数都是她不光彩的事。”

“是吗?”李之罔冒起疑惑,“我怎么看只有最开始的‘彼岸’是与永知女王有关。”

“那便是你无知。”姬月寒陷入回忆,一字一语道来,“前头我提及的婉川之乱,指得乃是第十四任拒敌城主齐婉川在明德3年发动的叛乱,其生于世泰年,殁于明德23年,活了不过一百七十岁,但轰轰烈烈,四方皆知。其中缘由你可知?”

李之罔摇头。

“明德何以来,便是初王被囚,永知摄政,改年号世泰为明德。拒敌齐氏世代受初王恩惠,自不会答应这个结果,故此齐婉川才在拒敌城起兵,北上勤王,纠合士族十万,号称百万,竟一路打到王城脚下,后被恩享王所诛,首级如今仍悬在光世门前,至死不得埋入祖坟。所以你懂了吧,婉川之乱虽没提及永知,但却与永知息息相关。”

李之罔还是有些疑惑,抓住一点问道,“从南洲到王城要经过永安国才可,难道永安王也不是齐婉川的对手?”

“别说永安王,当时除了远在北仙洲无法下来的天阴公主,四方诸侯皆明里暗里地向齐婉川提供帮助,永安王只是稍作抵抗,便谎称不敌,远遁养伤。可以说,除了恩享王,所有的诸侯都站在了齐婉川的一边,但即便这样,仍然不是永知的对手。王朝注定的衰败,从那时候就埋下了因果。”

“难道说世人皆不欲尊永知女王?”

“倒也不是。”姬月寒想上阵,这样解释道,“王朝如今有三个年号,分别是世泰、明德、兆天,主角分别是初王、永知、征战王,在世泰年间,初王便是当之无愧的天下共主,世人钦佩他,敬爱他,永知虽有远名,但不如初王。可以说,在当时人的认知中,永知囚禁初王是以下犯上的行径,自然会有反抗,而永知也不愧称为女王,以雷霆手段证明了她才是王朝真正的王,故此,现今论述历史,初王都在永知之下。”

“这些都没人给我说过,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姬月寒笑笑,“现在你懂了吧,这书里每一个字,看似与永知无关,但处处无不是在戳她的脊梁骨,足以证明鹿角大将颇有成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兵马二字也是?”这是他们刚才解读出的两个字。

“是。”姬月寒点点头,“明德2年,永知封恩享王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便是指这个。恩享王不但平息了婉川之乱,更在整整四千年的时间里肃清一切胆敢忤逆永知的存在,兵马就是意指这段黑暗的岁月,流传下来的明德古籍甚少,也是因为这一缘故。”

“我了然了。”李之罔长吁口气,“听姬兄谈史,真真是受教不浅。”

“你且记住,任何存在于历史上的人物终究是人,既有闪光,也有暗面,绝不要将他们神化、理想化。归根结底,他们也不过是尚未化成尘土的寻常众生,就像你我。”

说罢,姬月寒快步而上,却是又到了一个岔路口。

此个岔路口不同以往,聚集了有七八十号人,几乎占到进入雾门者的十之七八。

仍是有不少人一看到李之罔就冲上来叱骂,但他都不顾,看见东方云梦向他招手,便靠过去,她旁边还站着徐保保和兰煜丞。

“真好,大家都熬过来了。”李之罔有些开心道,“看来这里就是智之一关的终点了。”

“谁说得,这还要再选次路。”徐保保拿出本书不乐意道,“而且你竟然能到这儿来,我们三个都一致认为你绝对看不懂。”

李之罔看看东方云梦和兰煜丞,见他们二人都点头,不由指指自己,纳闷不已,“我看起来有那么没文化吗?”

结果,三人又是点头,把他气得够呛,下定决心之后一定要多读书,争取做个文化人。

“小妹妹,你是之罔的朋友吗?”东方云梦看李之罔身后还跟着一个人,便问道。

李之罔一拍脑袋,还忘了费裳,便让她上前来,介绍了一番,随后又让东方云梦拿出五百链沫,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