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古代有人半路劫杀官员然后冒名顶替吗?

“把靠山说成政治资源,雅!”

【“同一批考中的考生还会论资排辈,形成一个小圈子。”】

【“说好听一点,这叫交个朋友。”】

“说难听一点,这叫结党,准备以后营私。”

“不结党营私才奇怪呢!没有这个所谓的小圈子,就等着被排挤吧!”

“只要不影响皇权,下面的人勾结,皇帝老爷不会管。”

“大官勾结才叫结党营私。”

【“你要是说半路劫杀抢钱,那或许还可以。”】

【“可你要打算冒名顶替,说不准人家老师写封信,你就露馅了。”】

【“清朝末期有个叫杜凤治的官,他以爱写日记闻名,他就写过自己怎么在京城跑官,然后怎么在广东成为县太爷的。”】

“杜凤治,又是他!”

“他就这么爱写日记?啥都写!”

“他跟他婆娘那点事,写不写?”

【“为了当县太爷,他在京城待了十二年。”】

【“吏部刑部的大小官员都认识他,甚至经常一起逛八大胡同。”】

【“清末的官员上任之前都要借一笔钱,作为打点费和路费。”】

【“杜凤治也不例外,他借了五千两银子。”】

【“为了确保杜凤治能还钱,杜凤治的债主还专门派人跟着他上任。”】

【“京城有诸多熟人,有债主,广东老家有亲戚,甚至一路还有债主派来的人跟着他,土匪要是杀了他,冒名顶替,无疑是主动往火坑里跳,跟自首没区别。”】

“明朝的雷州志中有记载,确实有人杀官顶替,两年之后才发现,这也是假的?雷州志也属于史书。”

“司马迁写的史记都有不符和错误之处,更何况地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