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捷报入京

刘宏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正是袁司空之孙,袁显甫。此子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才能,实乃难得。朕甚是欣慰。”

得到刘宏的肯定,群臣看向袁逢、袁隗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起来,带着一丝敬畏和羡慕。袁氏一门,本就权势显赫,如今又出了一个如此有功的后辈,日后在朝中的地位,恐怕更加稳固了。

袁逢脸上笑意盈盈,谦虚地拱手道:“犬子年幼无知,能为朝廷效力,皆是陛下洪福齐天,将士英勇。老臣愧不敢当。”

“司空大人过谦了。”刘宏摆了摆手,语气诚恳地说道,“袁尚之功,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此番大捷,当论功行赏。诸位爱卿,以为当如何封赏卢植、袁尚二人,方能彰显朝廷恩典,激励将士?”

群臣闻言,纷纷开始思索起来。卢植德高望重,资历深厚,又在平定黄巾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封赏自然不能轻。而袁尚,虽然年轻,但功劳同样不小,尤其是在破城之战中,力斩张梁,更是居功至伟。如何封赏,确实需要仔细斟酌。

“陛下,臣以为,卢植将军,可加封为亭侯,以彰其功。”一位官员出列建议道。亭侯,爵位不高,但对于卢植这样的文臣来说,也算是不错的封赏了。

“臣附议。”又有一位官员出列赞同。

“臣等附议。”不少官员也纷纷表示赞同。

刘宏微微颔首,亭侯的封赏,也在他的考虑之中。卢植年事已高,性情淡泊,对于爵位,恐怕也不会太过在意。亭侯的封赏,既能彰显朝廷恩典,也不会显得过于隆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至于袁尚……”刘宏沉吟片刻,目光扫过群臣,缓缓说道,“袁尚年轻有为,功劳卓着,朕欲破格提拔,封其为……都亭侯!”

“都亭侯?!”群臣闻言,再次哗然,这次的震惊程度,更胜之前。都亭侯,侯爵之中,也算是较高的爵位了。袁尚年纪轻轻,资历尚浅,一下子封为都亭侯,确实是破格提拔,史所罕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少官员面露惊讶之色,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一些老臣,更是眉头微皱,显然对刘宏的这个决定,有些异议。

“陛下,袁尚虽有功劳,但年纪尚轻,资历尚浅,骤然封为都亭侯,是否有些……不妥?”一位老臣出列,委婉地表达了反对意见。

刘宏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人反对,他神情平静,语气坚定地说道:“朕知道,袁尚年纪尚轻,资历尚浅。但朕以为,论功行赏,当以功劳为重,不拘泥于资历。袁尚此番立下如此大功,若不重赏,何以激励将士?何以彰显朝廷恩典?”

“再者,袁尚乃是袁氏子弟,袁氏一门,忠心耿耿,乃是社稷栋梁。朕重用袁尚,也是对袁氏一门的信任和期许。”刘宏语气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

群臣闻言,顿时明白了刘宏的意思。刘宏此举,不仅仅是为了封赏袁尚,更是为了拉拢袁氏,巩固皇权。袁氏一门,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是能得到袁氏的支持,对于刘宏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陛下圣明!”袁逢再次出列,躬身拜贺,语气中充满了感激,“陛下如此厚爱,袁氏一门,定当肝脑涂地,报效朝廷!”

袁逢都表态了,其他官员,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而且,仔细想想,袁尚此番功劳,确实不小,封为都亭侯,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刘宏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