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又道:“对了,两位将军,此番生擒波才,末将打算将其与捷报一同押送洛阳,献于朝廷,以震慑黄巾贼寇,不知两位将军意下如何?”
皇甫嵩点头赞道:“此举甚好,定能鼓舞士气,震慑宵小。”
朱儁也表示赞同:“理当如此,波才乃黄巾渠帅,将其献俘,更能彰显我军之威。”
袁尚笑了笑,继续道:“还有一事,还需两位将军鼎力相助。此战我部将士奋勇杀敌,皆有功劳,待捷报呈报朝廷之时,还望两位将军能为他们美言几句,为他们请封官职,以示嘉奖。”
皇甫嵩闻言,哈哈一笑,爽朗道:“显甫放心,此事包在老夫身上!如此有功之将,朝廷理应嘉奖!老夫定会在奏章中如实禀报,为他们请功!”
朱儁也笑着说道:“显甫麾下将士,个个骁勇善战,此战功劳,有目共睹。我等自当为他们请功,绝不埋没任何一位有功之臣!”
袁尚再次拱手致谢:“如此,便多谢两位将军了!” 心想: ‘嘿,这俩人真不错,够意思!有他们帮忙说话,老张他们肯定能升官。’
皇甫嵩和朱儁连忙起身还礼,三人相视一笑,营帐内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而融洽起来。经过一番商议,平定黄巾之乱的初步战略,已然清晰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接下来的几日,袁尚命人安抚降卒,清点战果,同时犒赏三军,修缮营寨,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皇甫嵩和朱儁也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寨,整顿兵马,筹备粮草,整个官军大营,都充满了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捷报很快便送往了洛阳。汉灵帝刘宏接到捷报,得知颍川大捷,波才被擒,龙颜大悦,当即下诏,嘉奖袁尚、皇甫嵩、朱儁三人,并加封袁尚为“征南大将军”,以示对其功绩的肯定。 同时,朝廷也拨下了一批粮草物资,以支援前线战事。 当然,少不了宦官集团的功劳,灵帝身边那些蛀虫,又借机捞了一笔。
捷报和赏赐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官军的士气。将士们得知朝廷的嘉奖,更是士气高涨,纷纷摩拳擦掌, 特别是张飞、典韦、赵云、关羽、许褚几人,得知自己即将被封官,更是兴奋得不得了,整日里在营中走来走去,逢人便吹嘘自己的功劳,惹得其他将领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