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彻底击碎了缪琦的伪装,他脸色惨白,汗如雨下:“刺史何必咄咄逼人?我…我只是奉命行事…”
袁尚冷笑:“奉命行事?若因大人';奉命行事';,导致黑山军攻陷邺城,数万百姓遭殃,大人认为朝廷会饶恕你吗?张让会替你承担责任吗?”
缪琦如坐针毡,双手不停搓揉衣袖。徐庶适时开口:“缪大人,事已至此,何不与我家大人同心,共御外敌?平息叛乱后,军需案自有朝廷定夺。”
“我…我需考虑…”
袁尚打断道:“大人已无考虑时间。来时路上,探子来报,黑山军已在集结,明晚即可抵达城下。大人若再犹豫,战事一起,冀州生灵涂炭,大人难辞其咎!”
缪琦呆坐片刻,忽然双膝跪地:“刺史明鉴!我确实奉张让之命而来,本意只是施压,并非真要包庇贪腐。如今崔家勾结叛军,实属死罪,我必当与刺史同心,共讨叛贼!”
袁尚扶起缪琦:“大人能明辨是非,实乃国之幸事。”
“不过…”缪琦犹豫道,“刺史对军需案,可有妥善处置之法?”
袁尚面露思索之色:“军需案牵连甚广,十常侍、崔家乃至更多世家均有参与。若贸然揭露,恐怕朝野震动,不利稳定。”
缪琦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刺史此言极是!眼下当以平定叛乱为先,其他事宜,容后从长计议。”
望着缪琦那副如释重负的模样,袁尚心中暗自冷笑。他并未将心中所想全盘托出,只在心底盘算着后续谋略。
军需案证据自然要呈交朝廷,但由何人之手、何时呈交、以何种方式呈交,这背后的玄机又岂是缪琦这等眼界狭窄之人所能理解的?若直接告诉他实情,恐怕转头就会告密。而且此人身为十常侍爪牙,若知晓自己意图借父亲之手与何进联手对付十常侍,岂不是授人以柄?
十常侍与世家勾连盘剥百姓,朝廷却视若无睹。自己作为冀州刺史,若只顾一州安宁,不思大局,终究难成大事。可眼下不是摊牌之时,且看缪琦这枚棋子,能在局中走多远。
他故作诚恳地对缪琦点头微笑,却在心中已经规划好了接下来的每一步棋。军需案关乎冀州民生,也是打击十常侍的重要筹码。只要时机成熟,他定会借父亲与何进之手,一举将这些蛀虫连根拔起。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他岂会真的不问?不过是暂避其锋芒,待羽翼丰满之时,再图大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今当务之急,是先平定叛乱。”袁尚起身,“请大人率所部协助守城,展现朝廷威严,也好向陛下交代。”
缪琦内心盘算良久,终于点头:“我愿率部协助刺史守城,共御外敌。”
袁尚满意地颔首:“事不宜迟,请大人随我回府,共商防御之策。”
---
刺史府大堂内,灯烛如昼。各级将领齐聚一堂,等待袁尚的命令。
袁尚立于高台,指着墙上地图道:“黑山军约有万人,将从北门入城。我军已在城内各处要道设伏,全城兵力约一万二千,足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