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标准一定是要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设定好了的。
否则要是等后面所有人都习惯了再来统一,就容易出这样那样的问题。
“是,我们记住了。”众人明白姜饼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而这也是他们比较在意的点,被如此三番五次的提醒,他们也记在了心中。
见达到了效果,姜饼也不再多言,继续说道:
“此外,一个国家重要的因素还有各式各样的交通运输。
虽然古代的时候,基本上是出门全靠走,通讯全靠吼。
不过想来你们也应该知道官道的重要性。
一条平坦的官道在运输东西和传递重要情报的时候,可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
“所以,在交通运输方面,最好能在全国范围内铺设公路。
有了工业体系,三酸两碱等等,你们也具备制造水泥的能力。
这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东西。
用来铺路也好,还是修筑建筑也罢,需求量都很大。
虽然铺路的效果比不上那种沥青公路,但也足够用了。
一开始不用搞太大的规模,把全国范围内比较重要的一些路搞出来后,其余的小路等,可以慢慢铺设。
并且还得加上轨道网络建设。”
“姜先生,您说的轨道网络,指的是那种高铁火车所运行的东西吗?”
李世民对于这东西很感兴趣,之前格外关注过,现在听到姜饼提起,忍不住询问起来。
“没错!”
姜饼笑了笑:“你们可别以为,这种东西只有火车高铁才用得上。
实际上,等到蒸汽机一出来,最原始的蒸汽火车就能开始上路了,自然也就用得上轨道。
甚至于,就算没有蒸汽火车,马车在轨道上面跑,不仅能提升平稳性,就连速度都能增强不少。”
“不过嘛。”姜饼想了想,“以你们的技术来说,要铺设铁轨可能不太现实,前期可以采用硬木轨道包铁皮,轨距可以采用1435毫米。”
“这个1435毫米是有什么讲究吗?”
李隆基忍不住问,这还是姜饼第一次这么详细的说出个数值,不由让他很是好奇。
“这个嘛,”姜饼笑了笑:“不好意思,习惯化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国际化最常见的就是这个数值,包括我们国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