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在大唐如何发展工业

明明领先了这么几千年,偏偏被一颗老鼠屎搅坏了一锅粥。

但现在就不同了。

直接用华夏本土化的方法来定义数理化。

姜饼甚至很期待,未来的发展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几个皇帝听不懂他说的这些专有名词。

什么有机物无机物,什么力学流体学。

但不妨碍他们对于姜饼的仰慕。

这种东西,一听上去就很高大上,而对方居然能讲的如此头头是道,果然不是凡人啊!

要是让姜饼知道了几人心中所想,只怕要有些汗颜了。

他哪里懂自己说的这些东西。

充其量也就能勉强记住他们叫什么,至于其中底层逻辑如何运行,他就一窍不通了。

都毕业了这么多年,还能记得高中时期的那点东西,都能算得上是对得起当年的老师们。

虽然他只能讲个皮毛,倒也不影响几人的交谈。

反正姜饼只是负责构建大框架。

而李世民他们又听不懂,二者产生的化学反应,竟然意外的让场面十分的和谐。

虽然这种东西他们都了解的不够深厚,但也不用担心。

可千万别小瞧了古人的智慧。

姜饼相信,哪怕是在唐朝时期,对于数学物理甚至化学有一定研究的都大有人在。

或许只是因为古代重视士农工商,这种被列为了小道,没有流传下来罢了。

也或许他们理解其中原理,但没有着书立传,这才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总之,他相信在这么个偌大国家当中,肯定有精通此道之人。

甚至不懂也没关系,大不了如诸葛亮那样现学现用罢了。

智商比不过人家也没关系,人家那是全才,是华夏千年一遇的完人。

而李世民他们想要的,只需要能精通某一科某一道者即可。

所以说这都不是个事。

不过这还没完呢,这只是对于根基的构建,还需要考虑知识的传播途径,教材分级等等,姜饼思量片刻,继续讲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