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君心深似海,快刀斩沉疴

御书房的灯火彻夜未熄,而京城的风云,也在这看似平静的深秋之夜下,暗流涌动。

自狄仁杰奉旨前往玄州查案,不知不觉已近一月。朝堂却并未因此而平静下来。恰恰相反,身在京城的余瑾,如同出鞘的利剑,行事反而更加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他将清洗的矛头,直指吏部与御史台这两个被视为朝廷中枢、盘根错节的核心权力部门。

以吏部左侍郎吴庆年贪腐一案为突破口,余瑾亲自坐镇,指挥其麾下两位得力干将——已因屡次查案有功而品阶连升的诸葛亮和贾诩,顺藤摸瓜,深挖细查。一桩桩卖官鬻爵、勾结地方、侵吞国帑的惊天大案被接连揭露出来。

短短一月之内,京城朝堂为之震动。吏部、御史台首当其冲,每日都有官员被从龙密卫从衙门或府邸中带走,投入那令人闻之色变的昭狱。一时间,朝堂上下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尤其是与吏部、御史台往来密切的官员,更是寝食难安。

余瑾的铁血手段,令整个官场为之侧目。私下里,那些对他又怕又恨的官员,已然给他安上了一个“余疯子”的绰号,意指他行事不计后果,不留情面,仿若疯魔。

随着一批批贪官污吏的落马,余瑾在朝堂上的声势也愈发显赫。

他手握监察百官、直奏天听之权,又有从龙密卫这支皇帝亲军作为爪牙,隐隐之间,竟已成为继太师闻泽、司空卢颂、尚书令皇甫南辰这三位老牌重臣之后,朝堂上崛起的第四股强大势力。

然而,锋芒毕露的代价,便是几乎得罪了整个官僚集团。他那不近人情、不留余地的行事风格,使得他在朝中几乎没有任何盟友,除了皇帝的信任和皇甫南辰的默许,他几乎是“曲高和寡”,成了名副其实的“百官公敌”。

京城的棋局,因为这把过于锋利的“快刀”,变得愈发波诡云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