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背水为阵

李元吉刚刚踏出皇宫的大门,便带着他的亲卫们马不停蹄地朝着东宫太子府疾驰而去。

马蹄声如雷贯耳,响彻在街道上。路人看到李元吉他们如此风风火火,都吓得面色苍白,纷纷躲避让路,生怕被这狂奔的马蹄给踩到,变成马下之冤魂。

李元吉的速度极快,他的亲卫们也都紧紧跟随其后,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的身影在街道上如闪电般划过,只留下一串马蹄印和扬起的尘土。

终于,李元吉抵达了东宫太子府。他顾不上喘口气,便急匆匆地迈入府门。一进大厅,他便看到了在那里焦急等待的李建成。

李建成见到李元吉,立刻迎上前去,满脸焦虑地问道:“四弟,父皇对于二郎设立文学馆有何看法?”他的声音中透露出明显的不安,因为李世民的势力日益壮大,已经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李元吉并没有立刻回答李建成的问题,他先是招手示意侍者给他倒杯水。待水端上来后,他端起杯子,一饮而尽,仿佛那杯水是他此刻最急需的甘霖。

喝完水后,李元吉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缓缓放下杯子,摇了摇头,开口说道:“父皇看上去对这件事好像并不在意。”

李建成听了李元吉的话,让他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脸上的表情也随之略微松弛下来。

他缓缓地走到李元吉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四弟,会不会是我们想太多了呢?二郎他或许根本就没有与我争夺太子之位的意思。你看他如今搞这个文学馆,招揽的也不过是一些文人雅士罢了,说不定他是想借此暗示我们,他要弃武从文,从此做个逍遥自在的藩王呢!”

然而,李元吉对李建成的这番话却完全不以为意,他毫不犹豫地反驳道:“大哥,您可别再异想天开了!您可没有看到过二哥在军中时的那种狠劲!若不是为了皇位,他又何必如此拼命呢!”李元吉一脸笃定,显然对李世民的野心心知肚明,根本不相信他会轻易放弃一切。

中允王珪听完李元吉的话后,深表赞同,他面带微笑,对着李建成恭恭敬敬地说道:“太子殿下,齐王殿下所言甚是,确实有几分道理。然而,依微臣之见,既然秦王如此热衷于招揽文人雅士,那么太子殿下您又何尝不能效仿呢?”

王珪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微臣知晓魏徵此人,他刚刚从窦建德那里再次归顺我大唐,其才华横溢,实乃不可多得之人才。而且,他还曾先后跟随李密和窦建德,历经诸多世事,想必其见识和谋略定然不凡。”

李建成闻听此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回应道:“王珪啊,你所言甚合我意。魏徵此人,我也略有耳闻,确实是个难得的贤才。既然如此,明日我便亲自前去拜访一下魏徵,与他好好谈一谈。”

夜已深,万籁俱寂,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整个长安城都被白雪笼罩着,一片白茫茫。然而,在秦王府内,却有一个人还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个人便是长孙无忌,他披着黑色的披风站在庭院中,不时地望向府门,似乎在期盼着什么。

终于,远处传来了一阵轻微的车轮滚动声,长孙无忌的精神一振,他知道,这是李世民的马车回来了。他快步迎上前去,站在府门前,静静地等待着马车的靠近。

当马车缓缓停下,近卫们迅速上前打开了车门。身穿一身古墨画长袍和白色披风的李世民从马车上走了下来,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疲惫,但他的眼神依然锐利。一下马车,他就看到了长孙无忌正朝着自己走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疑惑。

“无忌,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有回去?”李世民开口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长孙无忌连忙躬身行礼,然后回答道:“秦王殿下,您最近实在是太忙了,属下一直没有机会向您禀报几件要事。所以,属下特意在此等候,希望能在您回来后,第一时间将这些事情告知于您。”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说道:“好,那我们到书房去,慢慢说吧。”说罢,他转身朝着书房的方向走去,长孙无忌紧随其后。

两人缓缓地走进了书房,随后李世民挥手示意仆人们都退下,待房门紧闭之后,长孙无忌才转过身来,面色凝重地向李世民禀报:“殿下,据李孝恭和李靖那边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正式对萧铣发起了进攻。然而,河北那边的局势却有些棘手,刘黑闼仅率领着数百人趁虚而入,接连攻陷了彰湳和鄃县。魏州刺史权威和贝州刺史戴元祥不幸战死,刘黑闼不仅吞并了他们的部众,还掠夺了大量的物资。”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深知刘黑闼的厉害,此人勇猛善战,如今又得到了窦建德旧部的支持,实力不容小觑。长孙无忌接着说道:“更糟糕的是,附近的窦建德旧部听说刘黑闼起兵后,纷纷前来投奔,使得他的军队迅速扩充到两千人之多。为了凝聚人心和招揽那些正在观望的夏军旧部,刘黑闼特意在彰湳设坛,祭拜窦建德,并当众宣布起兵反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