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好一会儿,王世充才稍稍缓过气来,他艰难地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惊惧和惶恐,声音沙哑地说道:“那……那李世民实在是太厉害了,之前真是小瞧了他啊!此人比起李密可要厉害得多了。”要知道,王世充可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之人,但此刻面对李世民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实力,他心中也不禁生出了怯意。
单雄信眉头紧蹙,沉思片刻后开口道:“父王,如今王君汉率领大军正在猛烈攻打洛口仓,情势危急,咱们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将其击退才行。否则一旦城池失守,我军的两大粮仓落到唐军手里,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王世充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略微思索一番后,果断下令道:“雄信,你率部分兵马留守洛阳城,务必坚守住城门,不得有失!朕亲自与玄应出城迎敌,一定要将黄君汉击退!”说罢,他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之意。
李世民身披玄甲,手持长弓,率领着几千精骑向黄君汉部所在的洛口仓增援。
与此同时,王世充也没有坐以待毙。他深知洛口仓关系到郑国的生死存亡,于是倾尽全力,召集了麾下所有能征善战之士。一时间,营帐林立,刀枪如林,战马嘶鸣之声响彻云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军在一处地势险要、山涧纵横之处相遇。双方远远望见对方阵营,都没有轻举妄动。只见李世民所率之唐军军纪严明,装备精良;而王世充一方的郑军也是人多势众,气势汹汹。
双方就这样隔着山涧对峙起来,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王世充目光阴鸷地盯着对面的唐军,心中暗自盘算着应对之策。忽然,他心生一计,叫来儿子王玄应,低声嘱咐道:“玄应,为父命你带领我军后方的数千精锐,悄悄绕路前往洛口仓增援。切记,行动一定要隐秘迅速,不可被唐军察觉!”
王玄应领命而去,王世充则留在原地,绞尽脑汁想要想出一个办法来拖住李世民前进的脚步,好让王玄应有足够的时间赶到洛口仓完成任务。
思考了一会儿后,王世充大声对着对岸的李世民说道:“隋朝末年,天下陷入混乱,局势分崩离析。长安和洛阳各自都有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我王世充只想坚守自己的领地,从来没有想过要向西侵犯你们。况且,熊州和谷州距离我们这里也并不遥远,如果想要攻取这两个地方,对我来说并非难事,但因为我们一向秉持睦邻友好的原则,所以才没有这样做。然而,大王您却如此气势汹汹地率军侵犯我的领土,长途跋涉深入我的地界。从三崤道而来,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困难重重。以这样的方式出兵征战,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胜算可言啊!”
听了王世充的这番言论,程知节再也忍不住了,率先哈哈大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秦王殿下啊,您听听这王世充都说了些什么!此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呐!想当初,他竟敢在佛祖面前发下誓言后又悍然杀降,这种背信弃义之人,怎么可能会安分守己地只想着守住自己的领地呢?他又怎会真心秉持睦邻友好的原则与咱们相处呢?依我看呐,他肯定无时无刻不在盘算着如何算计咱们呢!”
听了程知节这番话之后,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鄙视般的笑容,缓缓说道:“哼,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得让他好好明白一个道理——做人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原则,若是胆敢肆意妄为、出尔反尔,那后果定然是极其严重的!”说完,李世民猛地一挥手,示意身后的将士们安静下来,然后他大声地对着对岸的王世充喊道:“普天之下,所有人都尊崇统一的历法和政令,只有您执迷不悟,独自阻挠朝廷的声威教化。东都的士人和百姓们,急切盼望王师能够到来拯救他们。而我们关中地区的义士勇士们,也心怀感激之情,愿意竭尽全力为国效力。如今陛下顺应众人的意愿,特意派遣大军前来讨伐您。如果您能幡然醒悟,转而将灾祸转化为福气,选择投降,那么荣华富贵依然可以得到保障;倘若您执意要与我们对抗到底,那就不必再多费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