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咎由自取

朱丹臣和甘宝宝听得瞠目结舌。

尤其是朱丹臣,他方才还说去找全冠清帮忙,要真去了……

朱丹臣摇了摇头,不敢往下想象。

随后,他叹息道:“既然如此,只能找大宋官府帮忙了。”

说到最后,朱丹臣的无奈直接挂在了脸上,可见其十分不愿这么做。

因为当今江湖和庙堂一般情况下是井水不犯河水。

官府对江湖人之间的恩怨仇杀不干预,江湖人对官府的人和事敬而远之。

这没有明文规定,却是双方存在多年形成的潜规则。

一旦打破,很多事情都会变得麻烦起来。

这次群雄大会属于江湖事。

段誉来参加,自然是以大理段氏弟子这一江湖身份,而非大理国君。

只是江湖事的话,大宋官府肯定不会自惹麻烦地打破潜规则。

所以,想让对方帮忙,就得表明段誉大理国君的身份。

这样才能引得大宋官府插手和重视,可如此一来,段誉被抓的事必然瞒不住。

届时,怕是少不得引人非议。

堂堂一国之君,为了凑热闹以身犯险,结果被人掳走,还得求他国之人帮忙营救。

这事说出来都丢人。

大理臣民知道了,段誉的国君威严、段氏的皇室威望势必会受损。

更甚者,吐蕃、西夏、辽国可能会以此做文章。

想到这些,朱丹臣感觉一个头两个大,却不得不这么做。

孟礼明白这些,却没在意。因为事情和他关系不大,他顶多在心里感慨:朱丹臣、傅思归这几个护卫摊上段正淳父子这样不着调的主子,也是挺倒霉的。然后默默同情三秒。

三秒同情完,孟礼回到自己的立场,开口道:“朱护卫,虽然你说动了婉儿,但我们顶多在此逗留三天。”

“因此,找寻段誉下落之事还请抓紧。”

朱丹臣点点头:“在下明白。”

三天时间不算短,要是此期间没能在附近找到段誉,再想寻得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