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不肯

今年年成又不大景气,收麦子之前就开始下雨了,他们收的那点子粮食,交夏税还不够,哪里还有多余的,能卖给我们呢?”

有了董氏和柳氏两个带头的,另外几家粮行的女眷便也跟着纷纷诉起苦来。

其实这些个粮行,家里本身都有很多田地。

而且除了走水路从江南采购和从吉祥县周边农户手里收购,他们也有其它的货源。

他们现在不肯卖粮食给王氏,不过是想要囤积居奇罢了。

当然,董氏是没有这个心思的。

她只是不敢承担“二上做主”这个责任罢了。

若是她答应了,而后家主老爷子再来拒绝,就真的把王氏和杨县令得罪惨了。

而她先拒绝了,过后若是王氏和杨县令,果真是那不好惹的,家主可以亲自出面赔罪。

反正只要把责任,推到她年纪轻、不懂事、胡乱说话之类的上头去,不说能做到毫不影响陈记和县太爷之间的关系吧,至少还有很大余地,可以修补和挽回。

陈记、张记、宋记、武记,这四家粮行,几乎把持了吉祥县全部的粮食生意。

他们平日里自然免不了互相竞争,但面对杨县令和县令太太王氏,他们却口径空前地一致——反正你家涨价了,我家也可以跟着涨,谁会舍得跟白花花的银子作对?

几户人家的女眷,一唱一和,有说有笑,竟都是咬死了一句话,自家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眼下没有粮食可卖。

王氏拿着茶碗的盖子,一下一下,轻轻地宽着茶叶,想着心思。

这几家粮行,摆明了不想配合。

可是杨郎既然铁了心要做贤臣、能臣,自己就不能扯他的后腿。

那些个不上台面的手段,自然也不能用了。

灾民的肚子,就是天大的事。

若是吃不饱,不管是饿死了人,还是回头他们耐不住饿,脑起事来,抢了粮铺或者县衙的粮仓,恐怕都难以善了。

不但杨郎的履历上,要抹上一个污点,最关键的是,会伤了杨郎的心。

只是,既然粮行不肯配合,这粮食从哪里来?

她可以从王家调粮,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题外话------

今天没有啦。明天见。晚安,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