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羽起身,行叉手礼,“臣,明白。”
就,配合皇帝演习呗。
焱武帝看了眼折羽,“不要自称‘臣’,要称‘儿臣’。不要称朕为‘陛下’,要叫‘父皇’。”
好一幕父慈子孝的戏码!
折羽心中只有森凉的冷意和不屑,这话可敢对群臣说,可敢对天下说?皇帝,还是最虚伪的那一个。
“事已至此,儿臣,退下。”
折羽出了养心殿。
不出意料,百草诗不在,还得去长乐宫接夫人。
太后并不同意长公主和离,但也不愿意过多干涉,长公主不是小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诗诗,你替哀家劝劝哲哲,一门心思和离,须知家和才能万事兴。”
百草诗还不忘自己的使命。
“太后,诗诗昨天去菊园,弄些了贡菊和杭白菊,让诗诗献个丑,给太后泡个茶。”
从鲜菊花到制成茶,需要时间。
太后自然明白这些,只是怜于百草诗的心意,不揭穿罢了。
百草诗用自己事先储存的干菊花,沏了顶好的茶,承奉太后,这才将精力转移到了长公主身上。
赢哲哲不愿意在殿内谈,相邀百草诗去花园。
百草诗留意到,赢哲哲的步子很慢,走路都似乎很吃力。
她眼角直抽,可以想见昨天的事是何等惨烈之状啊!
------题外话------
折羽这封和离书改编自唐朝敦煌出土的放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