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给予什么处分为好?

“此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您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明纪律规矩的重要指示。”

“力求将您的精神实质落到实处,推动我县政治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

“孙市长,我们想以江昭阳事件为典型案例……”张超森的尾音悬在空气里,窗外的闪电劈开云层,照亮对面办公楼某个突然熄灭的窗口——那是纪委办公室的方向。

“就是说,这次是以江昭阳事件为切入口,开展的教育整顿,期在正风肃纪。”

那一边孙维城却态度有些微妙,“我说的是对事不对人,并非特指江昭阳。”

听筒里突然传来铅笔尖折断的脆响。

孙维城的声音裹着电流声传来:“超森同志,处理干部要慎之又慎啊。”

他似乎在用断掉的笔尖划拉什么,“特别是年轻同志,就像……”话语一顿,似乎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比喻。

“整顿作风,可以批评从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知道了,我一定好好落实您的指示。”张超森连忙应承,心中却在揣摩着领导的真实意图。

然而,张超森显然没有领悟到孙维城话中的弦外之音。

他单纯地将这番话理解为批评要严厉,处理也不能手下留情。

毕竟,领导的话往往不会说得太过直白。

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正话反说,需要下属自己去揣摩、去领悟。

然而,就在张超森要放下电话之时。

那一边的孙维城在桌面敲出笃笃的节奏:“超森同志,小江就像刚淬火的刀,太急着用会卷刃。”

“是!是!孙市长说得极是!”张超森连忙附和,心中却对孙维城的比喻感到有些困惑。

“您说江昭阳是淬火的刀……”张超森试探着接话,钢笔无意识地在处分决定上画圈。

钢笔尖戳破纸张,在“未履行重大事项报告程序”几个字上戳出黑洞。

“是的,超森同志,你好好琢磨一下吧。”孙维城的话语,听起来既平淡又意味深长。

张超森听了这话,如堕入五里云雾之中。

只是,他还是没有往别处想。

因为孙市长的态度不可能一夜之间发生翻转。

窗外的雨点砸在空调外机上,张超森看着玻璃窗上蜿蜒的水痕。

他放下了电话,喝了一口茶。

要开会,还有一个人绕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