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多方博弈,局势再变

第158章 多方博弈,局势再变

平壤大捷的喜讯风驰电掣般传回南京光明宫,刹那间,整个光明宫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之中。光明宫内灯火通明,与众人的喜悦神情相互映衬。我与一众官员这段时间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舒缓。陈武激动得满脸通红,兴奋地握紧拳头,那有力的拳头仿佛积蓄着无尽力量,随时准备再次为国家的荣耀而战;苏瑶原本紧蹙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浮现出久违的轻松神情,眼神中透露出欣慰与期待;赵宇不住点头,嘴角上扬,难掩心中的欣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然而,我们心里都十分清楚,朝鲜局势依旧险峻,犹如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容不得有丝毫懈怠。于是,我当机立断,立刻召集陈武、苏瑶、赵宇、张云龙等核心官员,共同商讨应对朝鲜问题的策略。

作为南京中央政府核心决策场所之一的光明宫议事会议厅内,灯光柔和明亮,将气氛烘得凝重。厅内摆放着一张长而厚重的实木会议桌,周围整齐排列着雕刻精美的座椅,墙壁上挂着大幅的军事地图和国家版图,这里见证着诸多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决策。陈武率先从军事角度深入剖析,他站起身来,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说道:“尽管前线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可剩余被满清控制的地区战略意义极为重大。清军势必会凭借险要地势与坚固工事负隅顽抗,那些高山峻岭、深沟险壑以及修筑坚固的堡垒,都将成为他们最后的防线。我们虽不直接干涉前线具体作战指挥,但必须在物资调配、情报收集等方面全力支持前线。充足的粮草、精良的武器以及准确的情报,是前线胜利的关键保障。”苏瑶紧接着表示,已安排经验丰富的黑衣人情报特工深入敌境,全力收集情报。这些特工犹如黑夜中的猎豹,悄无声息却敏锐至极,即便在黑暗的敌境也能顺利穿梭于清军的阵营,为我们带回至关重要的信息。赵宇提出,要保障财政收支平衡,不仅要满足军队当下的物资供应,还要为朝鲜战后重建筹备充足资金。这不仅关系到战争的胜负,更关系到朝鲜未来的稳定与发展——毕竟一个稳定的朝鲜才更符合我们掌控的需求。张云龙着重强调,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务必激发他们的斗志,确保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讲述着通过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让士兵们深刻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意义,使他们心中充满为国家、为正义而战的信念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我们明确了后方全力支持前线的方向,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前线的韩靖敏锐察觉到朝鲜局势的微妙变化,他深知朝鲜王世子李焞回国对于稳定民心、掌控局势的重要性,于是迅速发电报向我提议。我反复斟酌之后,下令通知王世子李焞回国。王世子历经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平壤。当他望着这座刚刚收复却满目疮痍的城市,断壁残垣、废墟瓦砾随处可见,百姓们流离失所、眼神中充满了痛苦与迷茫,心中满是悲痛与责任。他明白,复国的重任已沉甸甸地落到自己肩头。随后,他与朴雅妍、金尚宪等人紧急商议,多方联络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义军。这些义军虽然装备简陋,武器大多是大刀、长矛甚至由农具改制而成,有的人手中仅仅握着一把粗糙的锄头改装的武器,但他们满怀爱国热情,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忠诚。一听到王世子的号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指挥,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绝不退缩。在王世子的组织下,义军开始整合力量,与民义军互通消息,共同商讨作战计划。他们在简陋的营帐中,围坐在一张破旧的地图前,借助微弱的光亮,热烈地讨论着每一个作战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战局的因素。

与此同时,朝鲜局势愈发错综复杂。清军内部矛盾激化,权力争斗激烈。洪承畴自进入朝鲜后,权力日益膨胀,行事愈发肆无忌惮。他在朝鲜民间肆意搜刮美女,所到之处,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许多家庭因此支离破碎。朝堂之上,他愈发骄横,甚至成功逼迫福临小皇帝认自己为太上皇,全然不把孝庄太后和其他大臣放在眼里。孝庄太后看着洪承畴的种种行径,忧心忡忡又怒不可遏。她深知,若再不采取行动,自己将难以控制局面,满清在朝鲜的统治也将岌岌可危。

孝庄太后为了制衡洪承畴,主动找到了足智多谋、善于揣摩人心的范文程。两人进入汉阳后,开始频繁密会。起初,他们只是互相倾诉对洪承畴的不满,言辞中充满了愤怒与无奈。渐渐地,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频繁接触中悄然滋生。在权力与情感的交织下,他们不仅达成了合作共识,共同谋划如何除掉洪承畴,私下里的关系也愈发亲密,在朝鲜的这段日子,他们的私情在隐蔽处肆意蔓延。纳兰明珠因屡遭洪承畴排挤,心中早有怨恨,得知此事后,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他们暗中收集洪承畴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的罪证,不辞辛劳地走访各地,寻找那些被洪承畴欺压的百姓和知情者,拉拢那些对洪承畴不满的势力,等待时机发动致命一击。洪承畴自然察觉到了针对自己的阴谋,他迅速加强自身安全防御,调动亲信部队严密守护府邸和重要据点,还以各种借口将可能对自己不利的将领调离关键岗位,换上自己的心腹,巩固个人势力。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朝堂之上争吵不休,军队士气也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清军败局已现,内部混乱不堪,难以组织起有力抵抗,士兵们人心惶惶,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小主,

日本方面,德川家光面对在朝鲜的困境,与阿部忠秋、松平信纲等幕僚紧急商讨对策。宽敞的幕府大厅内,气氛压抑。阿部忠秋满脸忧虑地说:“将军,如今我们在朝鲜伤亡惨重,国内民生也受到极大影响。战场上,士兵们死伤无数,国内百姓也因战争负担沉重,再这样下去,对我国不利。”松平信纲建议道:“当下清军已呈败势,我们应放弃与清军接触,转而与大明民义军谈判示好,争取允许我们继续留在南朝鲜,最差也要让他们把朝鲜济州岛割让给我们。这样既能保住我们在朝鲜的部分利益,也能缓解国内的压力。而且,我们要趁着局势还未完全失控,尽可能将朝鲜的财物和物资运回国内,以补充我们的损失。”德川家光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听从建议,放弃与清军的谈判,转而派遣使者全力与民义军接触,同时加紧在朝鲜掠夺物资,安排船只将搜刮来的粮食、珍贵矿产、手工艺品等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

日本使者几经辗转,终于抵达韩靖的临时指挥部。使者满脸堆笑,言辞极为恳切地表达了日本希望谈判的意愿,试图说服韩靖允许日本继续留在南朝鲜,最差也要割让朝鲜济州岛。他说道:“韩将军,我们日本与贵军一直以来并无深仇大恨,如今朝鲜局势复杂,我们若能携手合作,必定能共创和平。南朝鲜的地理位置对我们两国都十分重要,不如让我们继续留在南朝鲜,共同发展。倘若贵军觉得为难,将济州岛割让给我们亦可。为表诚意,我国愿一次性向贵军献上白银十万两,并且从此向贵国称臣,年年纳贡,岁岁来朝,这对贵军来说并无太大损失,却能换来两国的长久友好,实在是双赢之举。”

韩靖听完,脸色一沉,眼神中透露出毫不掩饰的愤怒与坚决,毫不留情地拒绝道:“朝鲜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侵犯,你们侵略朝鲜,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无数朝鲜百姓死于战火,家园被摧毁,亲人离散。用金钱和所谓的称臣纳贡来换取侵略的果实,简直荒谬至极。想要继续留在南朝鲜或是割占济州岛,绝无可能!你们只有尽快撤出朝鲜,才是唯一的出路。”使者还想再做争辩,韩靖却不再给其机会,直接命人将使者请出了指挥部 。

南朝鲜义士首领金大勇得知民义军即将展开新的攻势,决定组织义士配合行动。他与朴三、李二等义士谋划袭击日军在德川的粮草辎重仓库。他们多次趁着夜色潜入仓库附近,小心翼翼地躲避着日军的巡逻队,仔细观察日军的巡逻规律和防御设施。月光下,他们趴在草丛中,眼睛紧紧盯着仓库,手中的纸笔迅速记录着观察到的情况,精心绘制了详细的地图,为袭击做好了充分准备。大明共和国黑衣人情报部朝鲜地区情报组组长蔡忠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情报收集能力,及时向国内传递重要情报。他如同一只敏锐的猎鹰,时刻注视着朝鲜局势的变化,一旦有风吹草动,便能迅速捕捉并传递信息。

在经济领域,张恩强、李婷、王荣毕、赵涛等发改部官员也在积极商讨如何从我方利益出发规划朝鲜经济走向。宽敞的会议室里,文件堆积如山,官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张恩强说:“我们要构建一套以服务我国贸易和资源需求为主导的经济体系。把控朝鲜关键产业,鼓励朝鲜民众参与能为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生产活动,让他们成为我们经济布局中的一环 ,从而实现对朝鲜经济的有效掌控。”李婷补充道:“加强与朝鲜的贸易往来是关键,但要确保贸易顺差有利于我们。出口物资和技术支持只是手段,目的是让朝鲜经济依附于我们,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朝鲜的地位。比如,我们可以引导朝鲜发展特定产业,满足我国对原材料和廉价商品的需求。”

一切准备就绪,民义军即将展开新的战斗。在平壤,王世子李焞与义军加紧整合,他们穿梭于民间搜集可用物资,挨家挨户地劝说百姓提供帮助,铁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简易兵器,炉火熊熊,火星四溅。义军白天进行紧张的战术演练,呼喊声震天,夜晚派出侦查小队刺探敌情,在黑暗中悄然前行。王世子还时常亲临训练场地,鼓舞大家的斗志,他站在高台上,大声说道:“朝鲜的百姓们,我们的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们肩负着复国的重任。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勇向前,就一定能够赶走侵略者,重建我们的家园!”士兵们听后,士气大振,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使得义军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而在南朝鲜的义士金大勇等人终于迎来了袭击日军粮草辎重仓库的时机。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狂风呼啸,树叶沙沙作响。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一部分义士负责引开巡逻的日军,他们故意制造声响,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将日军引向远处;另一部分则迅速冲向仓库,投掷火把。一时间,仓库火光冲天,火势迅速蔓延,日军大乱。虽然日军奋力抵抗,但义士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无畏的勇气,巧妙地躲避着日军的攻击,成功烧毁了大量粮草辎重,给日军造成了沉重打击。日军因粮草被袭,军事行动受到极大限制,只能紧急调整部署,加强防御,等待国内进一步指令。他们在营地里匆忙调动兵力,重新布置防线,士兵们满脸焦虑,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军内部权力争斗仍在持续,孝庄太后和范文程一边继续收集洪承畴的罪证,一边加紧拉拢朝中官员,分化洪承畴的势力。他们秘密会见那些对洪承畴不满的官员,言辞恳切地劝说他们加入自己的阵营。洪承畴察觉到自己的处境不妙,也开始积极寻找对策,他加强了与军队中亲信将领的联系,频繁地与他们密会,试图巩固自己的军事力量。他承诺给亲信将领更多的权力和财富,希望他们能够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效力。

就在各方局势紧张之时,蔡忠又传来重要情报,清军内部的权力争斗已经影响到了军事部署,部分清军防线出现松动。苏瑶接到情报后,立刻将其转达给我。我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经过与核心官员们的紧急商讨,决定调整战略,加大对清军的压力。我迅速电令韩靖,让他在关注日军动态的同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对清军防线的薄弱环节发起试探性攻击。韩靖接到命令后,迅速做出部署。他挑选了精锐部队,这些士兵个个身强体壮、作战经验丰富。趁着清军内部混乱之际,向清军防线发起突袭。清军没想到民义军会突然发动攻击,一时间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虽然洪承畴急忙调动军队进行抵抗,但由于内部协调不畅,各部队之间无法有效配合,抵抗效果并不理想。

随着各方势力的持续博弈,日本在等待谈判结果,疯狂掠夺朝鲜物资并运往国内;清军疲于应对内部争斗和外部攻击,朝堂之上争吵不断,战场上又节节败退;而民义军则在王世子李焞和义军的配合下,士气高涨,不断寻找扩大战果的机会。朝鲜的命运悬于一线,未来,究竟哪一方能够在这场激烈的争斗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目标,朝鲜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充满了未知。百姓们在战火中祈祷和平,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厮杀,整个朝鲜半岛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又迷茫的氛围之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

第158章 多方博弈,局势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