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破晓之战:援朝烽火

第152章 破晓之战:援朝烽火

1669年1月1日,凛冽的寒风如猛兽般在中朝边境疯狂肆虐。韩靖所在的临时指挥中心内,昏黄黯淡的灯光在呼啸的风声中不停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参谋人员压低声音紧张交流,压抑的氛围充斥着这狭小空间,每个人脸上都被凝重所笼罩。一幅巨大的手绘作战地图高悬墙上,不同颜色颜料和细致入微的符号,将日军在朝鲜南部、清军在朝鲜北部的占领区域,以及我方态势清晰展现。韩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他深知此次军事行动不仅关乎朝鲜未来,更是在东亚局势的棋盘上投下关键一子。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份来之不易的加密情报,这是朝鲜地区情报组组长蔡忠,历经千难万险从朝鲜境内反抗势力的秘密联络人手中获取并及时传递给他的。情报里有朝鲜义士的关键信息,还暗藏诸多日军与清军的部署细节。为与金大勇顺利接头,蔡忠挑选了麾下最得力的特工陈钱与林丹妮。

陈钱身形矫健,眼神坚毅果敢;林丹妮心思细腻,行动敏捷,二人皆是身手不凡、心思缜密的情报精英。他们身着朝鲜普通平民衣服,毫无突兀感地融入朝鲜的大街小巷。在这看似寻常的衣物下,腰间各自藏着一把我军最新研制出的六四号手枪,这手枪体积小巧、便于隐藏,关键时刻能爆发出强大火力,是他们最可靠的自卫与进攻武器。此外,他们还携带轻巧精准的指南针、远距离信号弹,凭借精湛技能和无畏勇气,踏上突破日军与清军设下层层监控网络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时而装作在山林中劳作的百姓,借助茂密山林隐蔽身形。陈钱熟练地挥舞锄头,林丹妮在一旁佯装整理柴草,眼神却警惕观察四周。当听到远处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他们立刻停下手中动作,屏住呼吸,待巡逻队远去,才继续前行。时而扮作赶路的旅人,利用山谷的回音巧妙避开巡逻队。一次,他们在山谷中遇到一队日军巡逻兵,林丹妮灵机一动,故意大声咳嗽,声音在山谷中回荡,让日军误以为他们在远处,从而巧妙避开搜查。每一次躲避都惊心动魄,每一次潜行都小心翼翼。当穿越清军控制区时,他们巧妙利用清军与日军之间的矛盾,伪装成给清军送物资的平民,蒙混过关;在日军控制区,则凭借对当地风土人情的熟悉,一次次化险为夷。

终于,陈钱与林丹妮找到了朝鲜义士首领金大勇。金大勇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饱经沧桑的脸上刻满岁月痕迹,但眼中透着坚韧与不屈。他得知大明共和国即将出兵的消息后,眼眶瞬间泛红,眼中满是希望的光芒。他一把紧紧握住陈钱的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可算把这天盼来了!大明共和国愿意出兵相助,这是我们朝鲜的福音啊!我代表朝鲜的义士们,向贵国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他稍稍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拍着胸脯保证道:“您放心,我们肯定全力以赴!朝鲜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我们的深情,这里的每个角落我们都了如指掌。在国内,我们会积极收集并传递情报,让贵军随时掌握侵略者的动态。一旦开战,我们定会在后方发动民众,全力配合贵军作战,给侵略者沉重一击!我们最近已经策划好了袭击日军的粮草辎重仓库,朴三在仓库外围负责警戒,李二带着擅长攀爬的兄弟从仓库后面翻墙进去解决守卫,只要时机成熟,定能让日军遭受重创。而对于清军,我们也会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绝不让他们有机会阻碍大明军队的行动。对了,还有一些朝鲜将军,在清军和日军占领后假意投降,暗地里还和我们这些地下势力有联系,关键时刻他们说不定能发挥大作用。像李将军,表面上对清军唯命是从,实则一直在等待时机,他手下还有不少忠心耿耿的士兵。”

与此同时,我返回南京后,第一时间在会议室召见了朝鲜王世子李焞。李焞脚步匆忙地赶来,一见到我,便急忙行礼,眼中满是感激与期待。他身形清瘦,面容憔悴,这些年朝鲜遭受侵略,让他忧心忡忡。我神色庄重地对他说:“我国马上要全面展开军事行动,此次出兵,只为帮朝鲜赶走侵略者,恢复和平与安宁。在这艰难的进程中,需要朝鲜国内各方力量紧密协作。希望你能联络朝鲜境内的反抗势力,让他们与我军相互呼应,协同作战。日军与清军虽立场不同,但都给朝鲜带来了苦难,我们必须一同应对。”

李焞听后,感激不已,连忙说道:“多谢您出手相助!这些年,朝鲜百姓饱受侵略者的欺压,生活苦不堪言。如今贵国愿意伸出援手,我们必定全力配合。金尚宪大人一直坚决主战,得知大明相助后,他觉得我们终于有希望赶走侵略者了;李泰宇将军愿意听从大明民义军指挥,与侵略者战斗;朴英将军曾击退清军,他也愿意配合大明军队。还有金成武,他原本是朝鲜北方平安道的农民,因洪承畴横征暴敛家破人亡,便召集乡亲奋起反抗,还与我取得了联系,他们都是一心报国的义士。另外,有些表面投降的朝鲜将军,其实还心系国家,他们秘密与地下反抗力量保持联系,我也会让他们听从贵军的指挥,一同抗击侵略者。我会立刻联系他们,让他们听从贵军的指挥,一切行动以赶走侵略者为首要目标。只盼能早日让朝鲜恢复安宁,百姓能重新过上太平日子。对于清军,我们朝鲜义士也会根据他们的态度相机行事,争取分化瓦解他们,减少阻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回到住处的李焞,满脸忧虑地对世子妃朴雅妍说:“此次大明出兵,是我们朝鲜的希望,但局势依旧严峻,真希望一切顺利,早日赶走侵略者。日军和清军势力交错,情况复杂,不知会遭遇多少艰难险阻。”朴雅妍轻轻握住他的手,坚定地说:“一定会的,大明实力强大,加上我们国内各方义士的配合,胜利必定属于我们,朝鲜一定能重建。不管敌人多强大,我们都不会退缩。”朴雅妍眼神坚定,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信念,她虽为女子,却有着不输男子的勇气与智慧,这些年,她也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李焞,为朝鲜的复国大业出谋划策。

1669年1月2日,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韩靖就在临时指挥中心下达了民义军第一集团军(约6万人)开拔朝鲜的指令。这支部队此前是从各个部队抽调加强中朝边境防御的,如今重新整编整合,士气高昂,准备奔赴战场。报务员迅速将指令转化为电波,通过电报机发往各个部队,刹那间,激昂的军号声紧接着响彻整个部队,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李猛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担任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他身姿挺拔,站在队伍前列,眼神坚定地注视着前方,有条不紊地调配着各支部队。

周云飞对马匹习性了如指掌,马术精湛,负责统领4个枪骑兵营。他骑着矫健的黑马,在队伍中来回穿梭,带领枪骑兵们迅速整队,随时准备冲锋陷阵,执行快速机动侦察、突破步兵方阵以及追击突袭敌军的任务 。范传鑫和王浩分别负责带领枪骑兵第一师第一团与指挥枪骑兵第二师,他们凭借对骑兵战术的深入理解,保障枪骑兵营发挥最大作战效能。

姜大海性格豪爽,声音洪亮,负责统领10个轻步兵营。他在队伍中来回奔走,用充满激情的话语鼓舞着每一位士兵,让他们充满斗志,带领轻步兵营承担复杂地形作战、关键地形控制和多样作战任务。

林浩和李钢凭借专业的炮兵知识和指挥能力,分别担任2个炮兵营的指挥。陈平协助炮兵营工作,专注检查每一门火炮,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他们带领炮兵营执行远程火力打击、作战支援压制以及协同精准作战的任务。

刘强带领着2个特战营,他和队员陈风、赵俊、孙成、李华、张阳等人都是作战精英,擅长各种特种作战技能。他们随时准备深入敌后,执行特种侦察渗透、关键设施破坏和独立作战等特殊任务,为大部队创造有利的作战条件。

沈小科凭借对山地作战的丰富经验,负责工化营相关工作,带领士兵执行工程保障作业、障碍物排除和设施修复支持等任务,保障部队在复杂地形中的机动性。

李志明紧跟在李猛身边,作为参谋,他对地图和战术有着深入研究,不停地翻阅着地图,结合战场实际情况,为指挥官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可行的作战方案。王刚是一名出色的突击队员和狙击手,他背着狙击枪,眼神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情况,凭借出色的射击技术和冷静的判断力,随时准备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王勇神情坚毅,带领着敢死队,队员们都怀着必死的决心,做好了随时为国家和人民献身的准备,他们将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发挥出关键作用。王成飞、周凌峰、陈轩、林霄协助各作战单位协调工作,凭借出色的领导能力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保障各单位紧密协作。

此时,鸭绿江和图们江上已经结冰,冰层在晨光下闪烁着寒光,这为我军渡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韩靖站在江边,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着对岸的动静,心中默默祈祷此次行动能够顺利。他通过报务员将渡江命令发送出去,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一部分士兵借助冰面,驾驶着特制的雪橇快速前进;另一部分士兵则小心谨慎地徒步踏冰渡江。在渡江过程中,侦察兵们用携带的简易望远镜和信号旗,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日军或清军的突然袭击。他们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旦发现异常,便迅速通过信号旗或者返回临时指挥中心用电报传递消息 。

清军和洪承畴有所警觉,但日本和朝鲜北部的清廷,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兵力部署调动以及详细信息。而此时,日本在朝鲜的军队也察觉到了异常。他们加强了戒备,在边境地区部署了大量兵力,构筑了重重防御工事。日军在重要据点周围挖掘了战壕,设置了鹿砦,还部署了大量的火炮和火枪兵,严阵以待。虽然战斗还未打响,但空气中已经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蔡忠带着手下特工赵文语和孙莲香,在朝鲜密切关注日军与清军动向。赵文语性格沉稳,擅长情报分析;孙莲香则活泼机敏,善于与人打交道。他们穿梭于朝鲜的城镇乡村,凭借出色的情报收集能力,将收集到的情报同时发电报给黑衣人情报部南京总部以及韩靖,以便情报能及时传达并得到更全面的分析处理。金大勇得知大明军队已经开始渡江行动,立刻召集手下的义士们,激动地说:“大明军队已经来了,我们的机会到了!大家按照计划,做好袭击日军粮草辎重仓库的准备,一旦战斗打响,我们就立刻行动,为大明军队助力!同时,密切留意清军,一旦他们有异动,我们也要做好应对准备。那些假意投降的将军要是有消息,也随时接应配合。”义士们纷纷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齐声响应。他们中有的手持长刀,有的背着弓箭,虽然装备简陋,但士气高昂,决心为朝鲜的解放而战。

大明共和国的军队正坚定地朝着战略目标稳步前行,虽然战斗还未正式打响,但各方势力已经剑拔弩张,一场决定朝鲜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

第152章 破晓之战:援朝烽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