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回返燕京

燕颂 心有茅草 1360 字 14天前

第109章 回返燕京

召燕行云回燕京的诏书很快到了辽阳,而且是由燕维疆身边内侍亲自传旨,带来了燕维疆的口谕,告诉燕行云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即刻返京。

接旨之后的燕行云知道这次是再也躲不过去,只得安排返京事宜。对此再次回到辽阳的范公辅倒是十分赞同,范公辅认为,此次燕行云返京正好可以借着伤势未愈,向王上及百官昭示镇守边关之劳苦。而返回辽东之事也无须担忧,春天已至,到了五六月份,蒙古人必然在边境起衅,就算蒙古人不来,我们也可以在边境故意掀起战事,到时候战事吃紧,燕行云自然可以返回辽东。

就此议定之后,燕行云便安排王公武接着留在辽阳掌管大局,张恪作为罪奴,不宜随行,所以燕行带上了范公辅和王远猷。这两个人选出来自然也有其深意,范公辅作为江南士子,金榜题名却扎根辽东,这本就是燕国上下都觉得与有荣焉的事情。

而带上王远猷,自然是想让燕维疆顾念王家镇守边关多年,而且当年还有王远猷兄长舍命救驾的情谊。这件事在王公武和燕维疆之间是一件颇为尴尬的事情,但燕维疆面对身为晚辈,且一直随父在关外戍边的王远猷,应该只有愧疚和怜爱之情。

燕行云一路轻装简行,因为受伤,不能骑马颠簸,所以一路乘坐马车,太医吴志也一路随行。车队穿越山海关时,已经成了山海关守将的牛奎还想露一次脸,结果燕行云根本不见,在山海关根本没有停留,径直穿关而过,这令牛奎更加愤恨。

到了二月底,燕行云的车驾终于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燕京城外。燕行云的车驾要从东面正门崇仁门入城,一大早礼部尚书孟益就领着仪仗在此迎候,仪仗内除了为燕行云准备的世子车驾,还有一辆规制稍小的车驾。

车驾内坐着两人,正是被朝廷特封的长乐公主燕琪儿和燕维疆的幼子燕行麟。距燕行云出镇辽东已近三年半,当年燕琪儿才十岁,燕行麟也才仅仅八岁。近四年过去,原本总是吵吵闹闹的两人此时倒是沉稳了许多,在一早随孟益来到城门外,就一直待在车架内。

本来燕维疆气愤之下,没准备给燕行云如此隆重的迎接仪式,但从辽东传旨返回的内侍却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年前燕行云被蒙古人设伏,身中一箭,命悬一线。

燕维疆又是一阵惊怒,忙问为何不见任何呈报。内侍则按燕行云在辽东的说辞呈报,说是世子担心惹父王担忧,严令消息不得外传,想等伤势痊愈,再向朝廷呈报。

这让燕维疆又是一阵心疼,这才定下了由礼部尚书孟益领衔出城迎接。而燕琪儿和燕行麟一同前来,则是思念兄长的燕琪儿向父王求来的。燕行麟跟燕琪儿同住毓秀宫,朝夕相处,姐弟之间虽然时有吵闹,但感情还是极好的,加上对于远镇关外的长兄也有着崇敬孺慕之情,所以也就一同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