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青年来这边找《少女之心》、《归来》、《一双绣花鞋》的手抄本。”
“以前都是来换吃的喝的治病的东西,谁敢来碰这些文艺玩意儿?”
钱进问:“那怎么办?”
老韦笑道:“等等再办,这都是抢手货,换起来还不快的?我帮你要好价,然后只抽你两成——不多吧?
钱进接受,挥手示意他离开。
老韦问道:“这么信得过?”
钱进伸食指贴鼻梁戳眼眶,侧身摆了个向佐式二逼造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老韦对这造型不明觉厉。
物资交给别人,空了手的钱进在黑市瞎转悠。
他对这地方的感觉有些矛盾。
一方面不想来冒险。
另一方面在他进入供销系统之前这里确实是他换物资的绝佳去处。
甚至即使进入供销系统,黑市的存在也很有必要。
有些东西他大量需要,这里最容易换到,比如各类票据。
另外他从商城买来的很多东西也是在这里最为人所需。
老韦带着他的货品回到自己固定位置。
奶糖、罐头、调味品,扣子、钢笔、小饰品,这些东西摆出来,便有人纷至沓来。
钱进鸟悄的看。
有个穿青纺革工装的女工掏出一条月事带,拆开后里面缝着一摞布票:
“全换成奶糖,我弟弟有低血糖,下乡农活太累总晕倒……”
有男人用草帽遮脸凑过来:“这小绿瓶子里装的啥?是酒?打开我闻闻是正经酒吗?”
“行,我这里有粮票,给我换两瓶——不够?还有点鸡蛋给你了,别叽叽歪歪,痛快点!”
还有青年来问:“这钢笔真漂亮,正好缺个礼物,怎么换?哟,我这里有工业票,正好可以换钢笔是不是?”
很快消息传开。
看起来空荡荡的巷子里突然聚集起一些人,纷纷凑到老韦这边换起物资。
钱进低声问刘大甲:“怎么有些人挎着个包袱?鼓鼓囊囊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刘大甲说:“是糠麸,要是有治安员来了,大家伙一起把糠麸扬起来,到时候撒腿跑,治安员也抓瞎。”
钱进说:“好办法,不过怎么不用石灰粉呢?”
刘大甲笑道:“我听说还真用过石灰粉,结果治安局直接把这地方给查封了——不能太过火,彼此都得下的来台。”
黑市是一方神奇小天地。
这里换什么的都有。
钱进看到了天南海北各种食材,西南的腊肉、东北的山珍、东南的干货、西北的馕和干香肠。
他也看到了药品、外国书籍乃至医院开的诊断书。
就有人看到他年轻,过来给他推销诊断书:
“回来探亲的知青?或者认不认识这样的知青?我有人民医院的权威诊断书,带回去给知青点看,准能放你回城!”
钱进问:“换什么?”
“不换,卖,两百块!”声音坚定,有恃无恐。
钱进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