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为江淮道的布政使,负责江淮道的一切民政事务,是省内的二把手,官居从二品,仅次于巡抚大人,这密匣子怎么着也得有我一个吧!我一定要和陛下好好通信,让陛下彻底知道我的才干!争取顶替贾似道,做新的巡抚大人!”
布政使大人周判在心中激动的想到,说完还用眼神狠狠的瞪了一眼四周的官员,意思是都他娘的别跟老子抢!
这密匣子,非我莫属!
当然,其他官员也是蠢蠢欲动,其中按察使大人蒋干便同样用眼神回瞪了布政使大人一眼,在心中想道:“我身为江淮道的按察使,负责江淮道的一切刑狱事务,官居三品,是省内的三把手,这密匣子怎么着也得有我一个吧!”
但,令他们失望的是,卫霍却开口说道:“具体的名额,朕就不一一公布了。朕会私下找你们,拿到密匣的人也注意保密,否则朕会取消你的密匣资格。”
“是,谨遵陛下口谕。”众人闻言附和道,但有些遗憾陛下没有当场公布,同时下一秒大家便都用警惕的目光看向周围的人。
那目光透露着一个感觉——我们中间要出现内鬼了!
毕竟,身份保密,内容保密,还能直接和陛下通信对话。
谁知道你会不会趁机和陛下打小报告!把我们拉下马,来突出你自己!
于是,往日一条心的江淮官场瞬间开始出现了分化,大家都开始彼此不信任起来,总感觉有无数双眼睛暗中盯着自己!
这,便是密折制度的另一个好处——制衡官僚集团,官员们因不知谁会向皇帝密奏而相互监督和猜忌,从而难以形成稳定的利益集团来对抗皇权,有效防止了官僚势力的过度膨胀,维护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日后不管大小事情,有密匣之人都需要向朕汇报,而且要定期定时的汇报。周周报,月月报,若是敷衍应对,朕也会取消密匣资格。”
“若是所汇报的事情立下功劳,朕也会论功行赏!尔等以后得恪守法规。心中谨记,尔食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再有如贾似道等阿谀奉承,随意糟蹋民脂民膏之事发生,那朕杀的就不止是贾似道一位罪魁祸首了。我大昭别的不多,就是人多!朕不介意杀光一切犯事的官员,给新科学子们腾地方!”卫霍杀气腾腾的道。
几句话说完,瞬间吓得江淮道官员们个个汗如雨下,只会不断地磕头道:“是!谨遵陛下法旨!微臣们不敢了!以后我们一定好好对待百姓!”
随后,卫霍便让官员们散开,而后一个个召见,考察官员的品行,政绩,同时给一些人发放密匣。
最终,卫霍一共召见了三十多个官员,但只给其中的八个发放密匣,让官员们猜不出究竟是谁有密匣。
而最后一个密匣,卫霍则给了当地一位有名望的宿老百姓,让他收集民间的消息提供给卫霍。
这样,消息源则更能准确一些,不再局限于官场。
至此,密匣制度算是初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