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展开阵列的信号,只见黑压压的秦军,分散开来。
五千精锐秦军,兵锋对准了陈仓褒国军。
秦将身边的褒国世子夫人面露忧色,一边是自己的夫君,一边是自己的母国。
她作为一个夫人,不懂什么政治,只希望与褒国世子,白头偕老,生儿育女便足矣。
可是现在,局势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设想。
毕竟曾是友军,秦军虽然摆开阵势,但是并没有主动出击。
陈仓军也因为姒明的顾忌,没有主动进攻秦军,两军对峙,战场上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另一边。
姬长伯的锦衣卫在阳光下,泛着璀璨光芒,全军稳如泰山,纹丝不动。
随着巴楚联军先头部队的靠近,姬长伯转头看了眼一旁的褒国宫城卫。
“有劳杜将军出城助战,但是还请你们不要动手,此战我要亲自动手,炮制它们!”姬长伯手中长剑遥遥指向远方烟尘滚滚的巴楚先头部队。
“擂鼓!布阵!”姬长伯下令,一旁亲卫领命,祭坛上,原本祭祀用的战鼓,纷纷擂动。
这支从苍溪,守阆中,战南充,平江州,定蜀地,一路杀过来的精锐之师。
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没有人知道。
锦衣卫从组建至今,还没有正式的与敌军野战过。
“骑兵迎上去,骑射,消耗他们!”姬长伯下令。
锦衣卫三百骑兵,由邓牧率领,姬长伯一声令下,邓牧纵马带领三百骑兵,迎着联军先头部队冲去。
收到秦国情报的巴楚联军,派出的部队,以战车和骑兵为主。
春秋大国,普遍以战车数量为衡量一国军事实力的标准,作为春秋大国的楚国,自然不例外。
而姬伯越的巴军,没实力养战车,只能出动百余骑兵,辅助行动。
两边骑兵部队快速接近,楚军战车上的弓手满弓抛射,对着三百骑兵射去。
邓牧右手握拳高举,随后五指张开,“散!”
三百骑兵迅速散开,向巴楚骑兵两边绕去,避免集中遭受战车弓兵的远距离打击。
毕竟姬长伯骑兵配备的连弩,只有五十步射程,战车弓兵满弓的射程却能达到一百步。
战车弓兵的箭矢还是射中了数十名骑兵,重伤数人,其余靠着皮甲扛住了伤害。
两边相向而行,距离迅速拉近,姬伯越的骑兵也配备了连弩,但是普遍没有马鞍。
接下来,五十步范围内,两边骑兵连弩互射。
“咻咻咻……”弩箭破空声不绝于耳。
姬伯越的骑兵,弩箭准头极差,铜制箭头甚至射不穿锦衣卫骑兵的皮甲。
而锦衣卫骑兵的铁质箭头,穿透力极强,准头又足,靠着马鞍,射击稳定性极强。
“呃啊!”一时间,楚国战车和巴国骑兵,中箭惨呼声不绝于耳。
秦军将领,褒国世子,巴国领军,楚国主将,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所有人暗暗吃惊,姬长伯的军队,以往都是在巴国境内,或者蜀地征战,具体战况都是道听途说。
但是这一次,锦衣卫作战的地方,是汉中,是门户,是四战之地!
锦衣卫的骑兵,绕着巴楚战车兵和骑兵不停骑射,“咻咻”之声如同一首死亡之歌,带走了一个又一个巴楚士卒的性命。
五十步内,锦衣卫的连弩又稳又准又狠,楚军战车兵指挥率先意识到不对,连忙挥动令旗,分散掉头,试图返回巴楚主力,寻求庇护。
但是锦衣卫的骑兵,如同附骨之蛆,行动迅速,无论战车怎么加速,减速,转弯,掉头,就是甩不掉锦衣卫的骑兵。
两军始终维持在五十步以内,眼看着战车兵和骑兵吃亏,楚军主将指挥部队加快行军,试图接应自己的骑兵部队。
但是邓牧根本不给机会,一直到所有锦衣卫骑兵的弩箭匣射空,才恋恋不舍的掉头回军。
回军路上,还用骑兵专用的长矛,勾住战场上无主的马匹和战车,奔回本阵。
“君上!幸不辱命!”邓牧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一拜。
姬长伯朗声大笑,走上前,拍了拍邓牧的肩膀。
“好样的!没给我丢份!”姬长伯大喜。
然而秦军和巴楚联军的脸色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军将领的脸黑的快赶上秦军的黑色战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