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封疆大吏

姬长伯慢步登上宽大的八骑车驾,“出发吧!”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诺!"数千人齐声应和,声浪震得行辕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队伍最前方是三百轻骑,清一色的乌骓马,马背上的锦衣卫腰挎模仿绣春刀的铁制刀具,背负劲弩。

他们率先开道,马蹄踏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如同闷雷,整齐得令人心悸。

紧接着是姬长伯的中军。十二名千户各执一面黑底金边的"锦衣"大旗,簇拥着姬长伯的车驾前行。

旗面在风中舒展,如同展翅的猛禽。旗手身后,是八百精锐护卫,每人除了腰间绣春刀,手中还持长戟,步伐整齐划一,行动如林。

姬长伯车驾居于中军核心,左右是勇冠、邓牧等心腹将领。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汉中城外,路过的百姓,百姓们跪伏在地,额头紧贴地面,无人敢抬头直视这支威严之师,他们心目中,周天子才能有这样的车驾吧!

"大人,前方就是公子林叛军的驻地。"邓牧策马上前,低声道,"他们已按约定让开道路,但..."

姬长伯微微抬手,止住了邓牧的话头。他早已看到,在街道右侧的军营中,数千叛军士兵挤在栅栏后观望。

那些曾经跟随公子林叛乱的悍勇士卒,此刻却噤若寒蝉,眼中满是敬畏。

这就是锦衣卫的威慑——五千精锐列阵而过,绣春刀出鞘三寸,寒光闪烁;飞鱼服上的金线在阳光下刺目耀眼;马蹄声、脚步声、铠甲碰撞声,汇成一首死亡进行曲,让任何心怀不轨者都为之胆寒。

队伍行至汉中城东南角,那里集中了大量汉中贵族私军,很多贵族哨探正在汉中城墙上,偷偷窥视姬长伯的卫队。

姬长伯注意到,那些哨探中,很多都是平日里趾高气扬的贵族将领,他们此刻都站在城墙高台上,面色复杂地望着这支队伍通过。

"大人,要不要..."勇冠做了个手势,意思是要不要趁机震慑一下这些墙头草。

姬长伯轻轻摇头:"不必。今日之后,他们自会明白该如何选择。"

队伍沿着城墙继续前进,终于来到东城门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门早已大开,城外三里处,祭坛已经搭建完毕。

那里将是决定汉中今后命运的地方。

就在此时,一匹快马从后方疾驰而来。马背上的信使面色焦急,直奔姬长伯而来。

"报——!"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城固急报!联军分兵压制城固守军,褒英部配合邓麋部阻击敌方行进,但仍有数千人突破城固防线,正向汉中疾行!"

队伍微微骚动,但立刻恢复了肃静。

姬长伯面色不变,只是手指在剑柄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邓牧脸色一变:"大人,这..."

姬长伯抬手制止了他,转头望向北方。那里,祭坛的轮廓已在晨光中清晰可见。

"按原计划进行。"他淡淡道,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加快行军速度。祭天仪式必须准时开始。"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队伍的速度立刻提升,但阵型丝毫不乱。五千人的脚步声、马蹄声、铠甲碰撞声,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向着城外的祭坛滚滚而去。

姬长伯坐在马车里,目光坚定。

“想试试我的剑么?那就来吧,刚好杀鸡儆猴!”

祭坛方向,早早赶来的褒国世子的陈仓军已经把祭坛北面占据。

前来助战的黑衣秦军则远远的集中在祭坛更北面,黑压压的一片,气势上也非常惊人。

东面广阔的平原上,隐隐可见烟尘滚滚,显然正有大军从城固方向袭来。

姬长伯视而不见,麾下锦衣卫按照约定,占据了祭坛南部,与褒国世子的陈仓军相对而立,平分秋色。

姬长伯的车驾行至祭坛前的大道上,姬长伯在侍从和亲卫的护送下,沿着大道,一路往前。

早已等候的褒国世子,一身世子宫装,左手托着褒国印玺,右手拿着一份锦布。

“祭天典礼!开始!”祭坛上,一尊巨大的铜鼎被揭开盖子。

大鼎下的柴火被点燃。

决定褒国命运的祭天大典,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