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再见君无器

梦回春秋当大王 昽柒 2420 字 1个月前

"我要修一条从阆中经过,贯通苍溪和江州的官道。"姬长伯走到窗前,指着远处蜿蜒的嘉陵江,"水路虽便,但冬季枯水,夏季湍急。若能有一条平坦大道,商旅旬日可达,军报三日可至。"

红叶倒吸一口凉气。横贯巴国南北的官道,这工程比当年苍溪的水利还要浩大。

"奴婢算过望东楼账目,现有存钱三十万贯,若再调用商部储备......"

"不够。"姬长伯摇头,"我要的不是夯土路,而是全水泥路面。你先把阆中到苍溪这段修通,让商贾们见识见识。"

红叶忽然想起什么:"苍溪的造纸坊!若是能修通道路,原料运输成本至少减半......"她突然跪下,"奴婢请命主持此事,三年之内......"

"一年。"姬长伯打断她,"明年秋收前,我要看到第一批商队走水泥路南下。"

红叶额头沁出细汗,却见姬长伯忽然俯身,在她耳边低语:"米将军在蜀南练兵,这条路修成之日,就是米将军北上梓潼换防,与你夫妻团聚之时。"

红叶脸颊通红,公子这般年纪怎么会知晓这么些事,真是少年老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夜,望东楼旗下产业的铁匠坊,灯火通明。

红叶召集数十名匠人,对照配方反复推演。天蒙蒙亮时,第一窑试验品终于出炉。

"成了!"老匠人捧着灰白色的粉末惊呼,"加水后真的硬如磐石!"

负责监工的侍从将消息传回望东楼,红叶大喜过望,开始按照姬长伯的规划适量生产。

七日后,阆中城南。

来自各地的商贩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段十丈长的灰白色路面。

红叶旗下的商队驾着满载货物的马车来回碾压,路面竟纹丝不动。

"此路不惧雨水,不生杂草。"红叶向围观商贾介绍,"载重千斤的货车,日行百里不在话下。"

公子林忽然挤到前排:"若修通到褒国汉中的道路,我们的漆器运到阆中能省三分之一的脚钱!"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所有的商户都迅速在心中盘算起来,规模较大的商路商户直接就下了决定。

几个蜀地商人当场拍出定金:"我们蜀锦商会愿资助五万贯!只要将来过路费优惠三成!"

“我们梓潼商会愿出资修一条直通梓潼的商路,费用我们承担!”

姬长伯站在望东楼顶,望着城南渐成气候的展示会,嘴角微扬。

身后传来脚步声,君无器从城主府赶来,私下汇报一些姬长伯安排的事,“公子,水泥的高炉已经另外准备,您吩咐寻找的黑色石头,我也安排人去寻找了,在蜀南,巴中,梓潼附近都有发现,尤其是宜宾附近,发现了大片黑色石头,皆能燃烧!”

"水泥和铁器,都急需煤矿,蜀地煤矿丰富,尽快安排人手挖掘,走水路送到这里来,要尽快加工大量的水泥,修好沟通南北的水泥路。"姬长伯现在得知北边燕国的崛起,心中对于煤矿的渴望非常强烈。

不过幸运的是,巴国煤矿稀缺,蜀地倒是多的很。

姬长伯随后又安排道,"明日你派兵护送红叶前往宜宾考察煤矿,还有梓潼那边石灰矿,也要派人去看看,是否符合开采。"

君无器拱手应诺。

随后,姬长伯又询问了苍溪生铁产量如何,兵器出产速度,铁质农具的生产进度。

“现在巴蜀境内局势稳定,军队换装铁质武器的速度可以放慢一点,优先生产铁质农具,包括锄头,曲辕犁,耙子,都要抓紧生产。”

“如今巴蜀初定,各地垦荒的农具需求极大,如果生产跟不上,可以考虑向阆中,梓潼输出成熟的铁匠坊。”

君无器点点头,“我这就安排人手,如果宜宾那边煤矿产量足够大,我就向梓潼那边输出一些熟练的铁匠,应该能够跟得上各地的用铁需求。”

姬长伯点点头,认可了君无器的话。

“公子,蜀南急报,江州方面转发过来,黄婴大人不好拿决定,请君上定夺。”如花推开门,走了进来,他是为数不多可以不经通传,直接进来的人之一。

姬长伯接过纸质急报,审阅起来。

表情从好奇,变成了纠结,再到若有所思。

君无器好奇,于是姬长伯也将急报递给了君无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