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是指朝廷派到外地公干的官员,后来随着民间这么叫多了,意思也就随之改变,有退休官员,还有些当地豪绅,都这么称呼。
其次就是依旧叫大人的,第三种则最是稀少,如果这个官员品级较高,为朝廷立下过不少功劳。
在他们退休后,皇帝一般会赐给荣誉称号,“光禄大夫”,“中奉大夫”等。
李卓早已详细调查过,由于当初韩中办了轰轰烈烈的规地大案,在他几年后辞官时,先帝特意赐他银袍光禄大夫的称号。
虽然不是朝廷官员了,但依旧享有做官时七成俸禄,良田土地,府内的丫鬟,仆人应有尽有。
按照大庆礼法,这样的银袍光禄大夫若是犯了事,当地知府是没资格处置的,需要报当地的巡抚衙门。
再由巡抚奏报朝廷定夺,特权极大,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成为当爹的豪绅贵族之一,和世家门阀成为同一类人。
乐昌府就这么大,姓韩,而且也称之为大夫的,除了韩中,李卓实在想不到还有第二个人来。
“咦?李兄竟然也知道韩大人?”
闻言史浩有些意外的看了眼李卓。
“史兄别忘了我是京城人,韩大人当初官拜大理寺少卿,又怎能不知呢?说起来,韩大人如今似乎也就刚年过花甲吧。
他为何这么早就辞官,史兄可知道?”
李卓没想到在这条船上随便认识个人,竟然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自己此行去乐昌府,目的就是为了找韩中,打听当年的具体情况。
他本来还在想该从哪开始,史浩的出现,让他瞬间有了头绪。
闻言,史浩神色紧张赶紧对李卓做了个禁声手势,目光四下看了一番后,望着李卓说道。
“李兄,你难道不知吗?当年的规地大案,韩大人可是主审之一。”
看他这副紧张的模样,李卓咧嘴笑了笑。
“此案我当然知道,史兄,这里也无旁人,再说了,此案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又不是什么无法谈论的禁忌。
用不着如此紧张,既然说到了这事,在下是否方便问下,史兄对当年的规地大案,尤其是那吕大人是如何看的?”
史浩盯着李卓仔细看了片刻,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