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古法高度酒

便不再犹豫,点头道:“就听伯虎的,我们先合力写一本。若是做的还不错,老夫就把那些好友都请来。”

“好,那这几日小侄就准备了。”

四人一边走,一边打听着酿酒处。看到不远处一院落雾气腾腾,酒香味也越发浓郁。

等几人进入后,果然是一座酿酒坊。几名工人正在分工忙碌,见有人进来也不阻拦。

沈潮见这里有三个大灶台,上面放着像是笼屉的东西。

等他走近一看,发现笼屉上方有类似管子的出气装置。管子很长,通过一注满水的木槽。

应该是将笼屉里产生的蒸汽通过这里降温,然后液化从管子出口处流出。沈潮来到出口处一看,果然有清澈的液体流下来。

一名壮汉走过来,看四人气质不凡,问道:“你们是庄子的人吗?”

沈潮笑呵呵拱手道:“正是,在下是庄子里学堂先生。闻到酒香,一时好奇就过来瞧瞧,打扰了。”

“哦,原来是先生,那您随意。”

“这位大哥,这酒可否让我尝一下。”

“哈哈哈,先生竟也是好酒之人,俺给您倒一碗。”

“别别别,我就尝尝味道如何?”

“好嘞”,说罢就用酒提子给沈潮倒了小半碗。

沈潮先品了一小口,果然得有五十几度,又把剩下的一口喝干。

“呵呵,先生可再来点”

“ 不了,不了。果然是好酒,多谢大哥了。”

沈潮指了指灶台上的笼屉,问道:“在下想看看里面,不知何时方便。”

“快了,那边那个马上就要打开了。”

果然没一会儿,一个笼屉就被两名工人打开了。

顿时冒起滚滚蒸汽,能见度不到两米。等蒸汽都散了,沈潮走过去一看。

眉头皱了起来,只见最下面一层像是蒸熟的米饭一样。他先排除了后世的蒸馏法,因为这笼屉无法存水的。

这时只见工人们将这些蒸过的粮食移走,又换了一个新的笼屉。看到这沈潮有些明白了,原来这笼屉里装的是发酵了的粮食。然后通过灶台上铁锅冒出的蒸汽,将里面的酒精挥发出去。

这倒是让他大开眼界,不由惊叹古人的智慧。

沈潮自然不知道这种干蒸法,至少在唐朝时期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