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首先进行的是把脉测试。每位学生轮流坐到一张木制诊桌前,将手腕轻轻放置于软垫之上。机器人老师站在一旁,用精准的动作模拟出真实患者的脉象——或浮、或沉、或迟、或数。它还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调整难度,时而加入一些复杂的复合脉象。面对这些挑战,学生们全神贯注,指尖小心翼翼地搭在模拟脉搏上,感受着细微的变化。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脉象特征,并迅速记录下来。尽管有些学生稍显紧张,但他们的动作依然谨慎而规范,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紧接着是针灸环节。在这个部分,机器人老师准备了一个高度仿真的针灸训练模型。模型能够准确反馈施针是否到位,甚至可以模拟不同穴位的反应。学生们依次上前操作,从选取合适的针具开始,再到定位穴位、进针、行针等一系列步骤,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有的学生因为初次尝试而略显生疏,但他们在机器人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不断改进,逐渐找到感觉。整个过程中,大家都能体会到针灸这项技艺背后的精妙与复杂,同时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最后的测试是对中药的辨别能力。桌子上的托盘里盛放着数十种形态各异的药材,有干燥的根茎、鲜嫩的叶片,还有散发着独特香味的果实。机器人老师随机挑选几味药材,请学生们说出其名称、性味归经以及主要功效。为了增加难度,有些药材被切成了薄片或者碾成了粉末,需要凭借敏锐的嗅觉和触觉才能辨认出来。学生们围在桌边,仔细观察每一种药材的颜色、纹理和形状,同时调动记忆中的知识库逐一作答。当遇到不确定的答案时,他们会相互讨论,共同寻找正确结果。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整个过程既紧张又充满乐趣。
随着最后一项测试结束,房间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陈梦瑶欧阳寒非常满意学生们的表现,学生们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明白,这次测试不仅仅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能力,更是一种对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而机器人老师则以冷静而鼓励的语气总结道:“你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未来还需要继续努力,用所学知识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幸福。”
最后,陈梦瑶决定通过机器人来考验所有学生在急救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她安排了一系列重要的急救技能测试,包括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际操作演练,还涉及如何应对心脏病突发、癫痫发作以及哮喘病人急性发作的情况,甚至严重外伤的处理方法也被纳入了考核范围。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这些技能,机器人迅速组织所有人轮流上场进行模拟急救。
学生们被分成小组,在机器人的指导下逐一接受挑战。有的学生跪在地上为模拟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双手有节奏地按压胸部;有的则站在一旁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用规范的动作帮助“窒息者”缓解症状;还有人按照步骤学习如何正确使用除颤仪或处理开放性伤口。整个过程中,气氛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训练中,力求做到最好。
当所有测试结束之后,陈梦瑶把所有的学生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道:“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出色,让我感到欣慰。但从明天开始,你们将正式进入医院实习。在那里,会有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带领你们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医学知识。如果遇到任何不懂的问题,请务必及时向他们请教,不要害怕提问。
记住,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你们需要对每一位病人都保持尊重和平等的态度,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或者病情轻重如何。同时,你们要怀揣爱心与耐心去对待每一个病人,并且细心观察他们的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刻通知相关人员。”
她顿了顿,语气更加严肃地补充道,“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遇到需要急救的病人,即使对方暂时没有支付费用,你们也必须第一时间展开抢救。生命至上,这是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应该坚守的原则!希望你们能够牢记这一点,并在未来的工作中付诸行动。”
听完这番话后,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并暗自下定决心要在接下来的实习阶段努力提升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陈梦瑶看着眼前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下午酉时,也就是五点多了。她笑着对学生们说道:“今天真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天啊!你们都辛苦了,我决定请大家去醉香楼吃顿饭,庆祝大家顺利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