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带赵福金再回大宋 一

萧峰与赵福金缓缓走下马车,鞋底与地面接触,扬起些许尘埃。

踏入永清城,热闹喧嚣瞬间将他们包裹。

街道上,小贩们扯着嗓子叫卖,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新鲜出炉的炊饼嘞,又香又脆!”

“卖布咯,上好的蜀锦,姑娘要不要看看?”

各种摊位琳琅满目,卖糖人儿的手艺人灵巧地摆弄着糖浆,眨眼间,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便出现在竹签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打铁铺里,火星四溅,铁匠们抡着大锤,有力地敲打着烧红的铁块,“叮叮当当”的声音节奏十足。

街边的茶馆里坐满了人,茶客们一边悠闲地喝着茶,一边谈论着家长里短、江湖轶事。

很快萧峰与赵福金就被街边飘来的香气勾住了脚步。

几日来在马车上啃干粮,嘴里都快淡出鸟来。

此刻二人相视一眼,默契地走向那香味的源头——一家热闹非凡的小吃摊。

摊主是个憨厚朴实的大叔,见有客人前来,热情地迎上来,咧嘴笑道:

“客官,要点啥?咱这儿的驴肉火烧和炸糕,那可是一绝,保准您吃了还想吃!”

萧峰点了点头,说道:“每样都来两份。”

没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驴肉火烧和炸糕便端上了桌。

驴肉火烧的外皮烤得金黄酥脆,轻轻一咬,“咔嚓”作响。

里面夹着鲜嫩多汁的驴肉,浓郁的肉香瞬间在萧峰口腔中散开,混合着独特的香料味,让人食欲大增。

赵福金吃得满脸满足,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赞叹道:

“这味道,可比马车上的干粮美味太多啦!”

接着,两人又将目光投向炸糕。

炸糕表皮油亮,呈诱人的红褐色,上面还点缀着些许芝麻。

萧峰小心翼翼地咬下一口,软糯的糯米外皮裹着香甜的豆沙馅,细腻绵密,甜而不腻。

他不禁想起小时候在嵩山脚下,养母亲偶尔做的点心,虽与这炸糕味道不同,却同样满是温暖的回忆。

萧峰决定这一次回大宋一定要把养父母接回大辽国,好好孝敬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