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兵戈将启,刘备被曹丕怨念(6k)

曹丕这次对濡须口用兵,司马懿内心是不支持的。

奈何曹仁被擒,司马懿责任不小,即便内心不支持也改变不了曹丕的决定。

事已至此。

后悔无用。

如今的司马懿,利益基本上都跟曹丕绑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假如刘备夺取了中原,那么跟曹丕利益捆绑的司马氏必定会被诛连。

司马懿得设法扭转如今曹魏外强中干的局面,才能保证司马氏的利益。

【孙权接连被刘备和陛下攻伐,如今在江东的威望已不足四年前的一半,再想借孙权来牵制刘备,几无可能。

刘备要北伐。

可走石阳入汝南争夺淮地,可走祁山入天水争夺陇西,可走陈仓往扶风争夺渭水,还可走丹水入武关争夺长安。

防不胜防!

贾文和曾劝陛下:群臣中无人是刘备对手,应先文后武,用文教道德来安抚百姓,令士民归心大魏。

此言虽善,但刘备必不会坐视陛下教化士民,早则今年,迟则明年,刘备必会大举进犯。

需设法阻止!

若不能阻止,亦要设法拖延。

刘封、刘禅.】

思索良久。

司马懿又派人传唤颍川的典农司马石苞。

若按史载,石苞会在十年后在长安卖铁的时候才会遇到司马懿。

由于刘封在换俘时,特别在名单上加了邓艾,引起了司马懿对邓艾的注意。

初时得知邓艾只是个结巴的时候,司马懿并未太在意;直到邓艾到了刘封麾下被委以重任,司马懿才惊觉不对。

于是乎。

司马懿调查了跟邓艾有关的全部资料,这才发现邓艾的不同寻常。

气得司马懿当即就将让邓艾去当看稻草小吏的典农都尉给罢黜了。

而在调查到跟邓艾有关的资料中,石苞的名字也浮现在司马懿眼前。

先有谒者郭玄信称石苞有公卿宰相的才学,后有邺城市长赵元儒称石苞有辅佐皇帝的才能。

在与石苞面谈后,司马懿就将石苞调到颍川担任典农司马。

“属下石苞,参见抚军。”

石苞仪容很美,时人有称【石仲容,姣无双】。

看着谈吐有度的石苞,司马懿暗暗点头,徐徐而道:“近日的诸吏考核,仲容远胜旁人,继续让仲容担任典农司马,屈才了。”

石苞不卑不亢:“若非抚军赏识,属下至今还只个小小的铁匠,能担任典农司马已是属下的荣幸,不敢再有所求。”

司马懿轻笑:“大才在前而不用,仲容这是怪我无识人之明了?”

石苞连忙道:“抚军误会了。朝廷选材,自有法度,以我年限尚无法晋升,属下只想尽心竭力,方不会愧对抚军的赏识和栽培。”

曹魏施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初始品级评定后,每升一级都需要相应的年限和考核。

当然。

特殊渠道除外。

譬如司马懿就可以给予对方立大功的机会,然后直接向曹丕举荐贤才。

哪怕石苞初始品级评定为下品,亦可通过立大功和司马懿的举荐晋升上品。

石苞此时的表现,也令司马懿很欣赏。

“近日我思得一策,急需一个执行计策的人,若能功成,不亚于斩将夺旗陷阵先登,不知仲容可有意?”司马懿循循善诱。

听到“斩将夺旗陷阵先登”八个字,石苞的呼吸也变得急促了。

这可是战场上最大的四个功劳!

虽说风险很大,但自古以来都是富贵险中求,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石苞如今快三十了,好不容易被司马懿提拔,才当上一个小小的典农司马。

真要按九品中正制去晋升,石苞这辈子都无望上品!

石苞太想进步了!

咬了咬牙,石苞拱手请命:“属下愿为抚军效命!”

司马懿又问:“你就不问问,你要执行何种计策?又将会有多大风险?”

石苞摇头:“不重要!”

功劳都不亚于“斩将夺旗陷阵先登”了,何种计策多大风险还重要吗?

不重要!

不成功,便成仁。

笑声响起。

司马懿大笑:“石仲容,我果然没看错你!”

随后。

司马懿将具体的任务,一一告知石苞。

最后,司马懿又许诺:“若你能功成归来,今后你便是我的门生。”

石苞大喜:“属下必不辱使命!”

司马懿现在可是曹丕最信任的人,又是河内有名的世家大族。

能当司马懿的门生,那真就是野鸡变凤凰了。

数日后。

许县发生一起恶劣事件。

颍川典农司马石苞,因酒后与人发生口角,三拳将其当街怒杀,死者就是那个让邓艾看守稻草的襄城原典农都尉。

自知“犯事”的石苞,大骂三声“莫要装死吓我”,然后逃出许县,一路南下逃往襄阳。

在司马懿安排应对的期间。

曹丕也自淮南先大军一步回到了许县。

一场南征,好处没捞着多少。

反被刘备得了便宜,曹丕这一路返回的途中,半点好脸色都没有。

不仅如此。

曹丕还不得不紧急在淮河上游增设义阳三关,以防刘备走江夏出兵。

关卡的修建,又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累死累活,发现全都给刘备打工了,曹丕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唯一的宽慰是:在撤兵后,孙权又派人送信称“今后江东只经商,不再过江”,以示中立之意。

虽说孙权反复无常,但以如今的形势来看,江东转军为商,不参与汉魏间的争斗,才是最佳的立足方式。

曹丕顺带“敲诈”了孙权一批粮草,勉强相信了孙权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