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户部尚书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接下来大雍肯定会给我们施加更大的压力。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唯一的出路,恐怕就只有开战了。”
他的话语虽然说得很平静,但其中的分量却让人不容忽视。
百里中君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原本就有些忧虑的眼神中,更是闪过一丝明显的担忧。
他心里很清楚,与大雍开战意味着什么。
那将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较量,胜负难以预料。
一旦战败,羌国可能会面临灭国的危险。
户部尚书似乎也察觉到了百里中君的担忧,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
“不过,就算我们决定开战,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且不说我们是否有能力战胜大雍,单就目前朝堂之上的风气而言,就必须要先解决掉才行。”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朝堂之上,有太多拖后腿的人了,这一点不解决,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他的语气变得愈发沉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一旁的吏部尚书听到这话,也是连忙拱手,附和道:
“不错,无论如何,这股邪风必须铲除,只有重振朝纲,我们才能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
百里中君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思绪万千。
他深知二人所言极是,朝堂之上的种种乱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那些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官员,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若不加以整治,即便与大雍开战,也必将是一盘散沙,毫无胜算。
然而,想要整治朝堂,谈何容易。
这些官员在朝中根基深厚,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百里中君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二位爱卿所言,朕也深知。只是这朝堂之事,错综复杂,朕该如何下手呢?”
他的目光望向二人,眼中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