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南仙现在觉得很棘手,她只知道仁多保忠和宋廷有勾结,至于是和蔡京还是定边杨家她很难分辨。杨元奇和仁多保忠照面有可能是执行宋廷的方略。
耶律南仙清楚的知道,一旦仁多保忠倒向宋廷,西夏东线会被割裂,那里本就岌岌可危。宋廷年初一连串经略使的任命,对西夏本就表现出极度不友好,各个经略使都是沙场宿将,他们可不会管宋夏合约,不过是都在等一个机会。
西夏兀卒李乾顺问:“南仙还在忧心盐州?”
耶律南仙点头,局势不容乐观,宋廷组盐定路任命杨兴武,这是谁都看得懂的阳谋,杨家想要定边,宋廷给了;宋廷隐晦的提出他的要求,定边得拿下盐州,截断西夏整个东路,彻底收复横山山脉。
李乾顺叹:“有的时候可以放弃一些,收缩战线大家都难受,却也必须养精蓄锐。”
这是李乾顺的方案,主动弃掉东线,把那里的精锐回撤兴庆府。宋夏之战五六十年,比现在状况更惨的时候不是没有,西夏最后都是依托兴庆府和西平府这最后的基业,几次死灰复燃。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耶律南仙不赞同,这意味着辽朝和西夏的联系会减弱,辽朝要援西夏,得从北面的大草原,一旦占据东线的宋军稳住局势,他们就会成为辽朝援军的侧翼。
李乾顺和耶律南仙共同点在于,他们均认为西夏需要辽朝给宋廷施压,减轻西夏的压力。他们最大的分歧是,耶律南仙认为辽朝必不可少,李乾顺则认为稳住西夏更得靠自己。
李乾顺不在乎辽朝是否西援西夏,他只需要辽朝有这个压力就行,守住西夏靠的是西夏本身。
孰是孰非,谁也说服不了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