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从《七脉玄图》中领悟的五行轮转大法,看到了五行属性的灵气之间,相生相克的法理,我的五行轮转大法便是对于“相生”、“相克”两种力量的运用,再加上郭擎铁的指点做补充,有了这个基础,天下任何五行相关的法术我便能一眼便知道个大概。
比如五行搬运术,便是五行“生、帮、克、泄、耗”之中同属性相“帮”之力的运用;而最早影响我对五行之力认识的功法“五行屏障术”则是对五行相“克”之力的运用,我便是由此改变了“金钟罩衣诀”,包括领悟五行轮转之法,并创出“五行法罩”……
但按五行宗郭擎铁的说法,五行相生和相克只是五行中五种力量中最极端的两种,另有五行相帮、相泄、相耗之力存在。
五行同属性之间存在相帮之力很好理解,即使我没有融会贯通刚学的这部五行搬运术,我对于五行同属性之间的相帮之力也早有体会,天下功法,修士之所以选择和自身灵根属性相匹配的,便是同属性“相帮”之理。
但我对于五行之间“相泄”和“相耗”之力实在难以通透,十年间时而感觉懂了,时而又疑惑,更别提运用到功法中去了。
我实未想到,本以为自己凭借在品丹法会上的那点领,可以让自己在这次闭关中有所突破,可惜知易行难,练会五行搬运术之后,我在五行轮转大法上毫无寸进,十年之久……
难道是那十年的炼器太过仓促,以至于我错过了精进五行轮转之法的最好时机?
嗨!即使是这样,我也不后悔,让我一直带着歉疚和遗憾修行,那也不是件好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虽然我还是对宋月庭、宋明园的死心有不甘,但好在已经帮助宋嫚姝治好了伤势,心中总算少了一些牵挂,以后的事,今后碰上息背居再讨回来便是。
我在五行轮转大法上已经突破无望,反而杂念渐生,连回来之前郑燎甩给我的《日月人和心经》都翻了两遍……
修行绝不能钻牛角尖,十年时间既然毫无头绪,那便先放下,否则恐有走火入魔的风险,距离和五行宗的约定还有五年时间,我或许还能从炼器的角度在他们的道场上讲点什么。
我对于五行宗的邀请其实十分看中,天下间能对我五灵同修的功法给出答案的怕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让我讲道一事纯属扯淡,我能讲个什么东西?我之所以厚颜接下郭擎铁的五色碗盏,纯粹是想抓住接近五行宗的机会,窥探五行轮转之法的奥秘,至于虚名,我岂会在乎?
只求真让我登台讲道那天有点话说就行了……
一个深夜,我悄然出关来到“铸器殿”,这里本就偏僻,自从千手闭关之后一直无人出入,闭关之前我也交代秦长老,这里也是我可能来的地方,因此“铸器殿”和“元阳殿”都是暂时禁止族人接近的,秦长老等人发现我出关却未找他们,就知道我在这里了。
既已出关,我一时兴起,想起了五行感知术,便闭上双目,将自身灵力属性转换为周围最浓郁的金属性……很快我就发现,这铸器殿内除了各种灵力大小不一定炼器材料之外,最为突出的便是这几座器炉了,虽然我现在离得很近,但我相信,即使我身在百里之外,只要我的灵力足够,也与我现在感知到的一般无二。
忽然,一座五行齐全的器炉引起了我的注意,正是我一次次跟千手来时见到的那座,唯一由上师前辈存留在这里的器炉,奇怪的是,这座器炉虽然五行齐全,可灵力强度上远没有其他几座器炉的灵力波动大,当年上师前辈将其放在这里却没有带去青蒙山,难道是因为它“太弱”么?
不对,天下五行齐全的器物没有一样是平凡的,多是人有意为之。我收起法术,缓步走向这座器炉,仔细摸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