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的城门口很快搭起了招兵台,红绸高挂,鼓声震天;
恩州的校场上排起了长龙,青壮年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开德府的衙门前,参军的百姓络绎不绝,登记名册的书记官忙得满头大汗。
将各自人数扩充到人之后,便可留下5000大梁老兵驻守州府,而统帅老新参半的一万兵马,前来与史文恭会合。
这个精妙的安排既保证了新占城池的稳固,又增强了主力部队的实力。
老兵们负责训练新兵,将大梁的军规军纪传授给这些热血青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新兵们则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战斗技巧,梦想着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而前去攻略河间府与莫州的两路人马,也与其一般无二。
虽然这两座城池尚未攻下,但史文恭已经未雨绸缪,提前做好了部署。
他相信以苏定等人的能力,攻下这两座城池只是时间问题。
史文恭的招兵之策一经下达,见效极快。
河北东路之地的百姓,投兵从戎者数不胜数。
田间地头,年轻的农夫放下锄头,告别父母妻儿;
市井街巷,商贩收起摊铺,换上戎装;
就连一些读书人也放下诗书,投笔从戎。
整个河北东路仿佛掀起了一股从军的热潮。
就这般,一连数日时光匆匆而过。
秋日的阳光渐渐失去了温度,早晚的露水凝结成霜,挂在枯草上闪闪发亮。
军营中的炊烟每日准时升起,士兵们操练的喊杀声回荡在原野上。
史文恭每日都会登上高处,眺望远方的地平线,期待着捷报的到来。
史文恭所派出前去攻打莫州与河间府的兵马,也皆是顺利的占据了州府,插上了属于大梁的旗帜。
莫州的城墙最终被投石车轰开了一个缺口,大梁士兵如潮水般涌入;
河间府的守军在粮草断绝后,不得不开城投降。
当大梁的旗帜在这两座城头升起时,朝阳正好升起,将黑色的旗帜染成了金色。
并且五路兵马在募兵之后,皆是各自率领一万大军,向着史文恭所在之处前来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