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行驶在路上,周景玉吃着干粮——倭国本地没有马,所有的马匹都是引进的,正因如此,马匹格外昂贵,如今是贵族的专属,平民,甚至普通的小贵族可能一生都很难见到一次马。
但即便是牛车,那也是不常见的,只有偶尔能在城镇中见到,倭国多山,道路也极其狭窄,人们出行大多只能靠双腿,即便有牛车,也很难在山路中长途跋涉。
周景玉也做好了从下个村落开始徒步的准备,所以她近几日一直在加餐,时不时出去走动,免得到时候身体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路程。
静子则什么都不担心,她只跟在周景玉身边,坐在马车上,学习着拼音汉话。
可惜静子是个很普通的人,在语言上也没有什么天赋,出行十多天,拼音还是没能完全背下来。
好在周景玉很有耐心,并不因此嫌弃静子。
同伴们对周景玉决定带上静子这件事也很不理解,私下对她说:“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之后会遭遇什么,你不该带她出来,她还没有自己的意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哪怕你征求了她的同意,但其实她根本没有独立决定的能力!”
“她才十二岁,哪怕在这儿是成人,但我们都知道,十二岁还是孩子,她心智不成熟,不健全!”
周景玉也有一点后悔,她确实忽略了这一点,静子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去干什么,她只是根据她学到的东西,对周景玉表达自己的忠诚。
可事已至此,万没有再把人送回去的可能,她不可能自己去送,交给雇佣来的当地人她也不放心,只能尽可能的把静子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也更迫切的想要教静子认字读书。
“这就是静字。”周景玉写在纸上,递给静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