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魂魄久离散,巫阳筮予之

新语新编 山重疑路 3262 字 16天前

本来服了软的司马冲,

听到这话,

怒火从心头生起,

轻咳了一声,

说道,

“皇兄要是这么说,

那臣弟可就要直言了。

故太傅越陷入贼手,

尸骨无存、人神共愤。

裴太妃忧思过度,

想招魂为葬,

也不是说不过去。

毕竟一同遇害的故尚书仆射曹馥,

也是尸骨无存,

也是招魂为葬。”

司马绍点了点头,

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给了荀组一个选择,

问道,

“荀司徒,

这祭葬礼仪,

孤还不太了解,

还请司徒开释。”

荀组也点了点头,

面向东海王这一侧,

说道,

“曹馥非王非公,

家人凋零殆尽,

又无宗庙,

以葬为庙,

祭葬就是祭庙。

故太傅越是东海王,

神魂在宗庙,

三卿常侍一应俱全,

如果要办招魂葬,

那宗庙供奉的神魂,

不就被拘在棺椁之内,

封在山石之下了?

招魂葬实在有违礼数。”

司马冲也没有回答,

而是看向他也正巧在路上碰到的卫将军华恒。

因为太常贺循病重失语,

这太常的日常事务,

就交给了华恒。

他来说这个话,

也算其位其政。

华恒自然也不是碰的那么巧,

偌大的平原华氏,

几十个嫡庶子孙,

也只剩下他一人。

华恒捋了捋胡须,

说道,

“荀司徒,

你刚才说招魂有违礼数?

难道屈原作《招魂》,

也是失礼之举?”

荀组拱了拱手,

说道,

“卫将军,

这《招魂》并非屈子所作,

是后人托名伪作,

怎么能说是屈子违礼哪?”

华恒又继续说道,

“若是招魂违礼,

那么为何,

汉新野公主,魏郭循,

都是有葬无尸的招魂葬?”

荀组一笑,

说道,

“卫将军曾祖是魏太尉歆,

想来是知道汉末乱世,

礼崩乐坏,法度废弛。

又岂能和今日相比?”

华恒点了点头,

又说道,

“那桥山有黄帝冢,

不也是招魂葬?

难道说,

黄帝也违礼?”

荀组捻了捻胡须,

说道,

“桥山是黄帝衣冠冢,

葬的是黄帝衣冠,

不是黄帝神魂,

又怎么能混为一谈哪?”

上阵父子兵,

荀组的儿子荀奕也帮腔,

说道,

“卫将军,

这灵柩下葬后,

都会把招魂幡取回来,

放置在家庙之中,

日夜供奉,

由此可知,

神魂寄居于体,

体灭则自体而出。

不得其体,

安得其魂?”

华恒也没有过多的坚持,

毕竟自己也是初来乍到,

还有堂兄华轶的负面影响。

见华恒不再言语,

司马冲看向他身侧的东海国学官周生,

说道,

“周学官,

这个主意是你出的,

你来给太子殿下解释解释。”

周生起身先行了一遍礼,

朝向荀奕,

说道,

“荀公子刚才说的,

似有不妥,

如果棺椁之中没有神魂,

那么陵寝里设下席宴又是给谁享用哪?

由此可见,

即便是体灭身亡,

神魂依然存于世间,

既然神魂由在,

那举行招魂葬自然是合情合理。”

荀奕正要答,

一旁的着作郎干宝按住他,

自己说道,

“好,

就按照学官所讲,

即便是有游魂离体而存,

那么这游魂的天性,

自然是来去自由,

现在要举行招魂葬,

就是把神魂钉囚在棺椁之内,

将心比心,

如果周学官是那道不灭神魂,

可愿意被活埋在棺椁之内?”

周生听到这话,

直是一阵寒颤,

不愧是鬼神史官,

说得话是真吓人,

上来就要把周生活埋了。

周生自然不能正面硬扛,

还是顺着刚才荀组、华恒的桥山之葬,

说道,

“着作郎想必也听到了,

刚才荀公、华公所谈,

黄帝的桥山之葬,

既然黄帝历三百年,

得道成仙,

群臣葬其衣冠,

为什么故太傅不可以?”

干宝也是豁出去了,

一咬牙,

说道,

“孔夫子说过,

黄帝历三百年,

生百年,死百年,亡百年。

生而为人,造福万民百年,

死而为神,震慑宵小百年,

亡而化教,恩泽百姓百年。

由此可知,

黄帝是死去,

而不是成仙。

退一万步讲,

既然黄帝已经成仙,

又哪里还需要归葬?”

小主,

司马绍看到双方争得差不多了,

摆了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