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万春?!”伍刚有些疑惑。
毕竟杨万春他也不认识,等会要是不能俘虏,那保爷又得生气了。
可不多时,一种奇怪的号角,在整个山城响起。
随后,伍刚就听见了,七八里外的千山之中,也响起了这种号角。
“进攻,进攻!”伍刚猛然眼神一震,大声咆哮,
“高句丽后山有路,他们精锐肯定要突围,快去催攻城器械。”
说完这句,伍旅官一把拉住身后的长矛手,急切的道,
“快去,告诉梁大眼,要他打旗语,叫梁仇的山林军队撤退。否则两面夹击,他要吃大亏。”
----------------
一柄带着寒光的制式长矛,刺穿了眼前的高句丽人。
他们很瘦弱,面黄肌瘦的那种,
但五六个兵卒,退到角落里,圆盾长刀,怒目跟赵军对峙。
几十个赵军精锐,已经包围了他们,这些人必死无疑了。
伍刚从人群后站了出来,他招呼了一个会高句丽语的兵卒,
要他们去沟通,让这些人投降。
十七斩,二十三法。
赵法深入赵军骨髓,这一代开国军队,那是纪律严明的。
随着一阵叽里呱啦的声音,高句丽五六个兵卒面面相觑,渐渐泪流满面。
他们犹豫了几息,最终,一个颤颤巍巍的小孩兵,被推到了前方。
高句丽老卒跪伏一地,他们在比划,
这个孩子很小,没有车轮高。
此情此景,伍刚没有多说,只是叹息一声,
生命最后关头,赵人也罢,高句丽人也好,都是想着孩子能活下来。
一个十三营兵卒,拿来红色布条,绑在了小孩兵的脖子上。
这是赵军的规矩,只要系上这个,就代表他投降了,
身上如果没刀剑,后续部队是不能杀的。
欢笑在这座山城的某个角落里不经意出现,
但下一刻,令伍刚疑惑的事情发生了,
这些老兵们像下定了某种决心,一个个拔刀自裁。
“什……什么情况?”伍刚有些不解的询问沟通兵卒。
“他们说靺鞨族、匈奴族都吃人,尤其是战场上的仇敌。”
小主,
“那老兵的意思,他们几个不奢求活。人头就送给将军了,保小孩一条命。”
同为兵卒,几十个赵军不免惆怅。
绑着红布的孩子拼命的哀嚎,他不停的叫这些人的名字,
这一段不用翻译,大伙也知道,这些都是他的亲人。
用脚想也明白,这个时候留下来断后的,必然也不会是什么身份尊贵的人。
任何地方,都有庶民和权贵!
庶民永远都是吃亏的那个,炮灰、断后,苦活、累活永远少不了。
“把这个小孩交给兵司吧。等待陛下的命令,能不能活,就看他的造化了。”
安市山内城,